纹枰上的战争——围棋
发布时间:2012-03-18      阅读:4872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历史  
                 2012年03月07日 09:42:03 来源: 光明日报

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在古代称为弈,雏形大约出现在夏商之前的尧舜时期。

  由围棋的思维方式和行棋特点来看,与古代哲学有着密切关系。古时,人们认为天圆地方,阴阳相克。圆圆的棋子和方方的棋盘,就象征着天文地象;而黑白二色棋子,也正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体现。围棋的出现还与古代战争有关。因为围棋盘原本是用来扮演布阵、研究战略战术的器具,象征着天文地象。所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孔颖达疏曰:“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道出了围棋产生的真正原因。

  春秋中期,已有了关于围棋的可靠的文字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当时卫国大夫宁殖等人,把国君献公赶出了卫国。宁殖死后,其子宁喜欲将卫君迎回国来复位,但又犹豫不决。结果,第二年宁喜就被其君杀了。其中,大叔文子面对宁喜迎立国君的优柔寡断,说过这样一句话:“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这种形象而深刻的论断,也只能从下围棋的体验和深入观察中才能概括出来,说明围棋作为一项娱乐活动在春秋中期就已广为流行。

  汉魏时期,围棋活动在社会上已经很普及了。1952年,河北望都一号东汉墓中发现了一件石质围棋盘,其局面纵横各十七道。而据约成书于四、五世纪的《孙子算经》以及东汉马融《围棋赋》等的记载,十九道的棋制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这表明十七道和十九道这两种围棋棋制,在这一时期的南北各地已同时流行了。

  与汉魏间几百年频繁的战争相联系,围棋之战也成为培养军人才能的重要工具。当时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像三国时的曹操、孙策、陆逊等都是疆场和棋枰这样大小两个战场上的佼佼者。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除了以诗赋名著于世外,同时又是一个围棋专家。据说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对围棋之盘式、着法等了然于胸,能将观过的“局坏”之棋,重新摆出而不错一子。

  传统围棋的棋手分级最早出现在汉代。东汉桓谭最早将汉代流行的“性三品”说,即人性论和人才论学说中的三分法运用到了围棋领域,以区别棋艺的高下差别。曹魏时期,“性三品”说经曹氏父子的规范,逐渐形成为九品中正制的选举制度。九品中正制品第人物的方法又很快被弈坛人士移植过来,创立了棋品等级。棋手的九品分法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在日本围棋分为“九段”即源于此。不过现在是九段最高,而当时是一品最好。

  为了推广传统围棋,许多朝代还设置了相应的围棋机构。唐代朝廷特别在翰林院置“棋待诏”,宋代更有棋待诏、棋师、门客和棋工之分。不同的棋艺等级和分工,为围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随着围棋活动遍及大江南北,棋界名人、围棋掌故不断见于史载。东晋征讨大都督谢安围棋枰上指挥作战,击退来犯之敌前秦主苻的30余万大军,一直被历史引为将帅风度的美谈。唐宣宗大中初年,围棋大师棋待诏顾师言以“镇神头”取胜日本国王子震惊东瀛,等等。传统的围棋已经与中华古老文明中人生智慧的理解联系在了一起。如今,传统的围棋在世界已经有着广泛的传播,这与其在中国历史上数千年的发展和丰富有着密切的关系。(崔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