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片段案例分析
编辑/作者:陈燕梅        发布时间:2006-03-20      阅读:6333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政治  
一、教学背景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机遇,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创新教育,成为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即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我们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关注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来评价教学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如何提高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设计中尽量做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强化主体意识,充分发扬民主,少一些灌输,多一点拨,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规律,贯穿“教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

本案例的内容是政治必修Ⅰ《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部分内容——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完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概念后,为了让学生弄清楚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在有关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的区别与联系,而进一步展开的探究。

二、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关于我国的分配制度的内容,知道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我记得同学甲说他父亲的承包了村里的土地种橡胶,家里的生活还算不错。同学乙说他的父亲也种橡胶,但种在我们家的自留地里。

教师追问:同样种橡胶,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可在自家地里种橡胶与承包村里的土地种橡胶获得的收入有什么不一样呢?他们各属于什么分配方式?

学生活动:同学甲家的收入应该属于按劳分配。

教师活动:为什么?

学生活动:因为他的父亲承包的是村里的土地种橡胶。村里的土地集体的财产,属于公有制的范围。所以应该属于按劳分配。

教师活动:那同学乙的家的收入呢?

学生活动:我认为同学乙家的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而是属于按个体劳动着劳动成果分配。因为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后直接归个人所有,构成个人收入。而乙同学的父亲是在自家的自留地种橡胶的。所以应属于按个体劳动着劳动成果分配。

教师点拨:这为同学分析的非常到位!我们应为他喝彩。但我们看到不同点时,还应看到相同点。这良种分配方式的收入都是合法的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都受国家法律保护。

学生活动:老师,我哥哥在广东打工(私营企业),他们也根据劳动的多与少发工资的。符合按劳分配中“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那他的收入属不属于按劳分配。

学生活动:不属于。因为他是在私营企业里打工,不在公有制的范围,他是通过“劳动”这个要素获得工资的。所以,我觉得应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教师点拨:非常好!分析得很全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者,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了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自己响应的收益能激励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教师激励: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体现了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必然激励更多的人充分利用生产要素,更好地创造社会财富,造福于民。也鼓励我们中学生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在科教兴国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

三、教学反思

学生们在激烈的争辩中,在自我设疑、自我解答中,弄清了不同范围的“劳动”,获得的个人的收入是不一样的。看到学生们的投入的表情,认真的分析回答,我颇有感触。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政治课是最乏味、最无聊的一门功课。上政治课是最有理由说话、睡觉的。而教师们也“公认”,政治课要上好实在是不容易,因为实用、有趣的教学资源太少,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其实,教学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在学生的生活中。例如橡胶的种植,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等这些我们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本身就蕴涵着深刻的政治原理。同时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只要我们认真的挖掘,资源将是无穷无尽的。因为这个探究问题的讨论并不是课前预设好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如果没有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给予他发言讨论的空间。我也无法发现这个问题,也就不可能通过课上的讨论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

我发现,通过讨论这个探究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新课程三维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在课程要求的知识目标方面,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给予他发言讨论的空间,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主动识记和理解了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在有关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的区别与联系等知识。在课程要求的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讨论探究问题,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和具体事例相结合,举一反三,增强了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最为关键的是,通过探究问题的讨论,达到了课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学们在讨论中理解经济生活中的实际,认识到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通过还课堂于学生的讨论,我深刻地感受到,政治新课程与以往教学的很大不同之处,就是思想教育的方法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政治课,老师常常是将正确的价值观“教”给学生,学生记住了这些观点,然后用这些观点来分析问题,但是学生是否真的从心底里认同呢?如果不给学生自己思考的自由,不让他自己探究问题,学生可能并不会真的接受思想上的教育。这就是为什么以前说到政治课,有些学生会认为过于“正统”、没有兴趣,有理由说话、睡觉。现在,新课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出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事物的态度。通过这种方法,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将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语言中、行为中,让学生真正从心里接受正确的思想。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的是引导作用。这种探究问题的教学不但能达到教学目标,也能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通过讨论问题,在掌握知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强的满足感。

教学过程中还课堂于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充分信任学生、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学生提出:“老师,我哥哥在广东打工(私营企业),他们也根据劳动的多与少发工资的,我认为他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有学生马上回答:“不属于。因为他是在私营企业里打工,不是公有制的范围,他是通过劳动这个要素获得工资的。所以,我觉得应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通过针锋相对的讨论中经济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新课程带来的教学变化有许多,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还要不断地发现、认识、探索,一边教课一边学习。我认为应当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同时发挥师生之间的互动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新课程的推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更多的体会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