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错位的公开课—— 对一堂公开课的分析与反思
编辑/作者:曾良        发布时间:2006-01-10      阅读:5593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政治  
一、案例介绍

    当前,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从2004年秋季我省高中已经全面进入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是所有教师关心和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笔者日前曾到海口(新课改实验区)一所著名的学校听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发展真挚的友情”(初中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七课第三节)。  以下是这节课的片段:

    课前,反复播放音乐《友谊地久天长》

    在音乐中,教师走上讲台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换一种形式,看我们是如何对待友情的。

    教师退下,同学一上台。(代替老师主讲)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幻灯显示:发展真挚的友情)

    问:什么是真诚?有多少含义?

    学生群答。(一起念教材的原话)

    问:坦诚相见的三个要求是什么?

    同学二:坦诚相见三个要求是第一、尊重朋友,不伤他人的自尊心。第二、  要坦诚相见,不说假话。第三、要言而有信。(重复教材的观点)

    (幻灯显示:1、以真诚换取友谊)

    同学三:走上讲台并代替同学一主持。

    下面我们看一个小品。

    四个同学上台表演。

    (学生在表演中所用的台词是成人化的)

    同学三(主持人)问:这个小品告诉我们什么?

    同学四:(举手回答)告诉我们要以热情培育友情。

    (幻灯显示:2、以热情培育友情)

    同学三(主持人):感谢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友情呢?

    请看小品表演。

     三个同学上台表演。

    同学三(主持人)问:当你的朋友同你的意见不同时,或你的朋友有过失时,你是怎样对待的?

   同学五举手回答:应该宽容。

           ……


二、分析和反思

    整堂课从形式上看,教师设计新颖,整堂课基本由三个学生代替教师讲课,有学生演的两个小品,有两段学生朗诵,从头到尾都播放《友谊地久天长》的背景音乐,学生回答“踊跃”,教师满意,学生高兴。但是,这堂课也反映出了新课程条件下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误区。

    1、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新”。

    面前课程改革的挑战,不少政治教师力图寻找教学模式的新变化。像这节公开课,从教学设计到教学的实施,从形式上看较“新”,突出的表现在它一改教师在讲台上讲课的传统形式,改为由三个小老师(学生)代替教师讲。在课堂教学中,小老师个个口若悬河,镇定自若,应答如流,指挥有方,表现出极强的素质。但教学的效果如何呢?这三个小老师在课堂小结时都说,他们上课尽量做到模仿他们的老师,他们的教师在课堂小结时也自得的说,“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们都共同谈到他们最大的收获是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而且又得到难得的锻炼机会,他们得到锻炼的又是什么呢?模仿老师把教材中的观点讲授给其他同学,甚至,他们提出的问题基本上也都是在教师的授意下提出的,基本上看不到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更谈不上新课程提出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而且,他们为了准备这堂课,花了几天甚至一个周的时间,反复演练(据了解已演练过两遍),这就意味着这堂课是他们的第三次重复,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难道他们在台上代替教师授课仅是给别人看的。

    其他同学从这堂课又有什么收获?课堂中,一位同学是这样说的:“通过这堂课,我知道应真诚的看待朋友,对朋友要热情,要宽容,要讲原则,表达男女同学的友谊要恰当。”完全就是教科书“以真诚换取友谊,以热情培养友谊,以宽容维护友谊,以原则纯化友谊,以恰当方式表达男女同学的友谊”的翻版,也就是传统课堂上的“背条条、记条条”的学习方式。而初一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一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行为养成教育”,这种“背条条、记条条”的方式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又有什么作用呢?

    从课堂教学的实质来看,按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应该是“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应是“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因此,这种形式的“新”,实质上还是过去那样单纯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统教学方式的翻版。

    2、过分强调教师讲的“少”,甚至不讲。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满堂灌,过分占据学生空间、时间的弊病。从这堂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看,这方面的尝试很明显,教师在整堂课当中甚至退出了讲台,并把舞台交给了学生,表面上好像突显了学生主体地位。但在课堂教学当中,我们更多的看到教师的影子,如学生表演的小品中成人化的语言、从教材中提出问题并依据教材回答问题的“交流”方式等等,很大部分不是学生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这种变化只是改变了过去的“传授”的方式,即由过去教师的讲授变为学生向学生讲授。

    另外,教学过程中还出现教师违反教育规律直接批评而不是帮助考试失手的学生(小品《宽容》中的一幕),小老师选择提问学生时屡次出现重复,而其他学生静坐在一旁观望等问题,这时我们的授课教师还是在旁边听着、看着,把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完全“让位”于学生的单一主体地位,这种“让位”一方面反映教师对学生贯彻自己意志的信任外,从另一方面看简直就是不负责任。

    “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要适应这一转变,教师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一些变化,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学生会生存——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但这绝不是说教师要退出课堂教学,也不是讲的越少,甚至不讲,而是选择适当的方式讲、参与,通过师生互动来激励、促进、引导学生,以达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要求。因此,过分强调教师讲的“少”,“甚至不讲”,也违背了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3、从教师的“灌”变为学生相互“灌”。

    新课改要求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改变过去教师单向传授知识(教材)的自上而下“灌输”的弊病。从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看,设计者也力图在这一方面做出改变,但从整堂课的授课过程看,特别是学生代替老师上课后,提出的问题也是根据教材来设计的,学生的回答,除涉及学生自身的一些的问题外,甚至上也依据教材来回答,这仅是改变了“灌输”的途径而已,由过去教师的“灌”变为学生相互“灌”。

    新课改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按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上要有交往,特别是师生与教材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不是自上而下的,而应该是从学生的知识、经验中生成的。因此,这种换汤不换药的“灌”,本质上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4、只注意学生参与的“点”和“量”,忽视了参与的“面”和“质”。

    新课程实施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这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弊病。

    这堂课从设计到实施都把重点放在这一点上,表现在:他设计了三个小老师代替教师授课,授课过程中还穿插由学生表演的两个小品、两段朗诵、大量的学生交流等。但是,在整堂课授课过程中,有近半的学生没有发言和表演,而个别学生(包括主持人)发言、表演四、五次、一些学生在“小老师”提问时,面无表情,在那观望,而小老师提问时,也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同学回答。从参与学生的交流和活动看,虽然也有自己的感受和经验,但其中也充斥大量的机械性的回答或按教师设计的表演,这样的参与看不到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新的意识。

    这种的参与既不注重每一个学生,也没有侧重于他们的发展,根本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它只注重了参与的“点”和“量”,而忽视了参与的“面”和“质”,而这才是课程改革核心的东西。因此,这种教学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其量只是在形式上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