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激起千层浪
编辑/作者:高英        发布时间:2006-03-21      阅读:4454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生物  
一、背景

芩老师在讲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结束时,离下课还有一点时间,看见同学们余兴未了的神情,便自然地问:“同学们,对于昆虫你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话音一落,少数同学把手举起来,某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芩老师提示她站起来。“老师,我想知道为什么停着的苍蝇要‘搓脚’?”她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叽叽喳喳议论开来,大家对这个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苍蝇搓脚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平时没几个人会留意这种现象,更没有几个人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芩老师当时也被难住了,但是芩老师没有随意地应付回答,而是觉得这是一个进行探究活动的好素材。于是芩老师坦然地说:“这个问题提得好,把老师给难住了,同学们是否愿意和老师课后观察苍蝇搓脚,再分析解答呢?”“愿意。”全班齐声回答。于是同学们自行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商议活动方案。

二、案例介绍

在第二节生物课上,同学们情绪高涨,各小组争先恐后,都想先回答。按照顺序各个小组的发言人陆续阐述各自的结论:

“苍蝇‘搓脚’是在为自己按摩,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使自身感到舒适。”

“苍蝇也爱清洁,讲卫生,它经常把‘脚’弄脏,所以要把‘脚’搓干净。”

“苍蝇经常停在食物上取食,它的‘脚’上沾有食物,‘搓脚’是想把‘脚’上沾着的食物搓下来吃掉。”

“苍蝇飞行时‘脚’没有动,飞行的时间长了,‘脚’会酸麻,搓搓‘脚’是为了放松,减轻疲劳,使‘脚’的运动灵活用力。”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苍蝇的前‘脚’与前‘脚’对搓,后‘脚’与后‘脚’对搓,中‘脚’没有对搓,而是与前‘脚’或后‘脚’ 搓,有时苍蝇还会用‘脚’搓头部、擦口器和掸翅膀,我们认为,苍蝇到处活动,身上沾有许多肮脏的物质,如果这些脏物不清除,会增加苍蝇的体重,影响飞行,所以停下来搓‘脚’,以除去身上的污垢。”

“苍蝇能在直立而光滑的墙壁和玻璃上行走,甚至能倒立在天花板上爬行,说明苍蝇的‘脚’是有粘性的,有粘性的‘脚’容易沾上污物而降低‘脚’的粘性,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污物,以便更好地爬行。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干净和一个瓶底撒有脏物的玻璃瓶中,分别放入6只苍蝇进行观察,发现瓶底撒有脏物的玻璃瓶中的苍蝇搓‘脚’的次数明显较多。”

“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脚’,保持其清洁。”

……

“大家观察得很认真,思路也十分开阔,有的组还设计对照实验,好!非常好!”芩老师连声赞许。

“哪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呢?这里有份资料,老师给你们读一读:苍蝇十分贪食,臭的、甜的、干的、湿的,它都喜欢吃,由于它吃的食物品种太多,如动物伤口的脓血、地上的痰、牛乳、鱼、虾等,‘脚’上免不了会沾上那些污物。这些污物不及时清除,‘脚’上的污物就会越积越多,既影响它的飞行和爬行,还会使‘脚’上的味觉器官失灵。苍蝇一停下来就把‘脚’搓来搓去,目的是想清除沾上的‘垃圾’。”

话音刚落,“yes”的一声在教室里响起,那是所得结论与资料基本一致的学生发出的。

……

三、案例分析:

1、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这堂课中,芩老师关注学生,耐心倾听,善于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和愿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去研究、质疑、讨论,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训练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在动手实践中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转变”,由“独立学习向合作学习的转变”。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享受着辛勤之后的喜悦,让学生拥有成就感,使之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2、在教学中用“活”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苍蝇搓“脚”在教材中没有,但与之有关联的知识点在教材中零散分布,芩老师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开创了一个自主的空间,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且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生物的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

3、善待提问题的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是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问题虽小或稚嫩,甚至荒唐,但只要提出问题,就能证明学生动过一番脑筋,是其进行独立思考的结果。这过程本身就蕴涵着创造性思维的力量。苍蝇搓“脚”这是源于学生的问题,这种源于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再经过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究解决而收到的效果是传统教学中依靠老师的反复强调、三申五令,学生不加思索、亦步亦趋所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前者的潜在价值远远超越达到知识目标本身,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四、反思:

新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能力上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的相关知识并解决问题。于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大都以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贯穿于教学,但大多数是“去问题教育”,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使学生在生问、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因此新课改在我的印象中依然是以高考为中心,师生构建知识结构,在构建中培养能力和提高能力的课堂教学。但是芩老师的一堂生物课让我耳目一新,引起强烈的反思。作为一名教龄十年出头,在高中课程教学反复几遍的教师,不敢说信手拈来,但也算轻车熟路。和芩老师相比,我感觉到自己落伍了。自己失去了问题意识,特别是失去让学生提问题的意识,教学思路变得狭窄。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深度,自己只有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放下教师的权威,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思维的火花一旦点燃,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问题,问题一旦产生,就会思考,就会想方设法解决它,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思考、思考、再思考,才能真正地做到平等中的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