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编辑/作者:谭德章        发布时间:2011-03-08      阅读:5357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物理  

俗话说得好:“没有上不去的高山,只有上不去的台阶”。任何自然规律的发现,都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任何科学高峰,都必须一步一个“台阶”地攀登。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好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探究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就必须为学生铺垫好适当的“台阶”,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走,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下面针对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更好地达成“三维目标”,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
1、新课程的理念
(1)强调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中课堂教学必须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练。而新课程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师生互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共同体验科学方法,互相建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在新课程中教师播种的是一种“行为”,而学生收获的是一种“习惯”。
2、关于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课程
细细研读新课程,就会发现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课程。科学探究的“要素”为: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要素”不是“环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不必要追求探究的“完整性”。科学探究没有一定的模式,而且不一定都要做实验,有时可以引导学生做“思想实验”。
(2)科学探究体现了自下而上的建构思想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将前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自上而下的过程。而科学探究是学生在已具备对物理现象、概念和常规的认识基础上,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经过思想的冲突和挑战,使认识转变成科学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是自下而上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
二、如何进行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1、传统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2)分析学生特征
(3)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顺序。
(4)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确定教学难点
(5)选择判定教学策略
(6)教学反思
优点:传统的教学设计目标明确,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传授知识量大,系统性强。
缺点:传统的教学设计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而忽视学,教得多而学得少,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现代教学设计
(1)强调“情境”和“合作学习”对建构知识体系的作用
(2)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3)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建构知识体系
(4)强调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教学
优点: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缺点: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高,不易把握,不宜大面积采用。
3、新课程教学设计
新课程教学设计吸收了上述两种教学设计的优点,提出了探究——建构式教学思想。
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步骤为:
(1)确定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必须明确,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应放在首位。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考虑如何围绕“知识与技能”这一中心目标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方法,感受成功带来的快乐,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2)分析教学内容——确定焦点问题。
焦点问题就是所研究的事物或对象的主要问题。确定了焦点问题就等于确定了探究活动的主攻方向,便于把注意力集中于被研究的问题上。
(3)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学生的起点、能力等不同,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探究活动找到一条最佳的入题“路径”。
(4)选择和设计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
在设计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既要考虑让学生独立思考,又要考虑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局面。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同时又是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合作者。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领悟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
(5)选择和设计指导学生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
科学探究与知识建构是统一的,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建构知识体系,都必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时,可采用层层推进,逐步到位的办法,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渐升华。
(6)反思与评价
教学设计是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提出预案——实施预案——反思评价——完善设计的过程。反思和评价就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完善设计方案,为今后的教学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新课程教学过程要抓住如下几个要素:
(1)创设问题情境。
运用各种可能的课程资源,为教学问题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确定焦点问题。
新课程教学实际上就是问题教学,确定焦点问题是解决好教学内容的前提。焦点问题的提出应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内容来确定,一节课可以有一个焦点问题,也可以有多个焦点问题。
(3)引导学生围绕焦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焦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是教学过程的中心活动。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能力等情况,设置一些子问题,为学生“铺垫”好合适的“台阶”,引导学生由解决子问题逐步过渡到焦点问题,最终达到解决焦点问题的目的。
(4)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
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是进一步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过程,同时也是新知识内化的第一个层面。学生通过评价与交流,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方案,培养合作精神。
(5)应用新知识,解决焦点问题,
学生通过运用新知识解决焦点问题,不但可以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这是新知识内化的第二个层面。
(6)建立联系,扩展新知识。
引导学生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挂起钩,使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内化。




关键词:“三维目标”  探究  设计
全文字数为:2533


2005年8月15日



(注:本文荣获05年国家级论文评比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