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
编辑/作者:冯慎学        发布时间:2011-03-08      阅读:5068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物理  

摘要: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使层次不同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本文阐述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方面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挖掘资源。
关键词:校本课程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以学校为主体采取民主原则、开放手段和合作方式等,由教师按一定课程编制程序编制、实施、评价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需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是面向全国或一个地区的全部学校、全体老师和学生的课程。然而,全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育需求、办学条件等都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国家和地方课程注重“基础性、共同性”的教育目标,很难照顾到“差异性”。校本课程正是从“差异性”出发开发适合每一个学生需要的课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二、物理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1、设置科学教育类物理校本课程
科学教育就是培养科学素养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并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理念和习惯为目标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人们对科学教育的内涵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的。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加重,人们逐渐把科技纳入到教育领域中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因此把其列入校本课程内容是理所当然的。这类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注重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挖掘教材中的科技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物理学正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为人类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物理与交通、物理与通讯、物理与能源、物理与材料以及物理与其它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尽情领略物理带给人们的便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应该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灾难。教学中,我们也要毫不回避地向学生说明: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的考虑欠缺,人类正面临着如环境污染、温室效应、人口膨胀、能源枯竭等严重的威胁。让学生理解这些总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物理本身造成的,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依靠物理的方法。要让学生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
(2)、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物理实验的方法本身就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实践—认识—实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展示科学的客观真实性,培养学生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科学求真精神。在实验教学时,要求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向学生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教育;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操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不弄虚作假、臆造事实。当实验现象与自己所学理论不相吻合时,更要认真分析、寻找原因,大胆质疑,培养一丝不苟的求实态度。
在比较复杂的物理问题中,常常把一些次要的因素忽略,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来研究问题,即建立理想化模型,如点电荷代替真实带电体,用理想气体代替实际气体等。这样的方法就是体现了“矛盾论”思想,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包含着许多矛盾,其起领导和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此外,在物理学解题方法中,如隔离法、对称法、转换法等,都反映了辩证法的许多观点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对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生活态度,非常有帮助。
2、设置人文教育类物理校本课程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即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人文教育也是科学文化教育的基础,它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对物理学科的诸多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追求人生美好境界,追求自我价值完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增强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般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渗透物理学中的人文精神    
“一切学科对于人类或多或少地有些联系,任何科学似乎与人性离得很远,但他们总是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物理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物理学科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物理教学,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物理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物理知识与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相关的物理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科综合化趋势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无论是对学生个体还是当前社会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素养,必将使学生在掌握全方位、高层次、网络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在科学和人道的相互协同和补充中,进一步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均衡发展,为人类增加更多的进步和安定因素。
(2)、发挥物理学史的人文功能
物理学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对世界文明史的贡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绩,在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同时,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在像钱学森、邓稼先、居里夫人等科学家身上,体现了科学探索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完美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物理学科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许多科学家的一生,处处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的不惜用生命捍卫科学的真理,他们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教学中可以认真剖析这些典型史实和典型人物,激励学生以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为榜样,确立为科学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品德。
三、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几点建议
为了确保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挖掘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区、共建单位等各方面在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积极作用,使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进行:
1、加强物理教研组内的合作
物理教师是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的建设者、实践者,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相关的校本课程内容。但是如果只有一、两个教师来搞,势必带来力量不足,内容贫乏,形不成声势。这就需要发挥物理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力量,每个老师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的不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各具特色的、丰富的课程资源。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教师群体是开设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保证,是搞好物理校本课程的必要条件。
2、加强与其它科目老师的合作
在主题式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中,面对一个与多学科相关的问题时,教师很难预料学生的研究过程,很难预设学生将会联想到哪些相关的学科知识。正是问题情境的诱发,导致学生产生联想,导致学生将有助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和方法联系起来。所以,主题式高中物理校本课程从一个学科切入,但所涉及的问题往往是多学科多门类的组合。在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教育所涉及的多边关系衍生出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发展平台。如在开设实施“儋州市垃圾处理厂的研究”这一校本课程时,就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经济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因此加强与其它科目老师的合作是相当重要的。这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获得完整、一贯的经验,而非零散破碎的事实,以防止学生的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3、加强和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校本课程开发决不是学校自我封闭、学校乃至地方间相互割据的手段。换句话说,校本课程开发“如果只局限在学校本身的活动,而不把眼光放远到学校与其他学校和机构的互动关系,实属短视”。校本课程原则上是由学校独立开发的,但也可联系其他中学、教育机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并通过网络、教研活动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实效。
4、充分挖掘社区资源
构建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时,要积极鼓励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表达他们的教育观念和要求,使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和乡土化。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多向畅通的交流渠道和民主开放的教育氛围,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才会真正成为“以校为本”的课程,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要主动赢得社区的支持,利用社区人才资源,开设讲座、科学技术教育兴趣小组,提高辅导质量,使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长得到彰显;要成分利用当地的工厂、企业、博物馆、科技馆、共建单位等资源,建立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总之,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开发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就是要以教育目标为宗旨,探求一个为达到教育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校本化的途径、方法、手段。

(本文发表于2008年《新教育》)

参考文献:
[①] 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 黄显华主编: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版。
[③] “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编著:《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