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人教版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四点体会
编辑/作者:郑丽华        发布时间:2011-03-08      阅读:5261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英语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倡导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 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 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主旨, 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的主人, 从而全面有效地发展学生素质。本文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浅谈四点体会。
Abstract:New Curriculum initiate the quality education is people-centered, take the students as the main educational objects, and stimulate the students’ subject consciousness. It can make the students the active and creative master of study, and all of these can fully and effectively develop students’ the quality.  The passage in which there are four comprehending is about how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stimulate students’ subjective dynamic role, and inspire students’ subject consciousness.

[关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主动学习,素质教育,德育教育,人格教育
Key words: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active learning, quality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character education

一、背景:
    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英语教学涉及到学习者的听、说、读、写,也牵动着学习者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及兴趣、动机、情感等众多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艺术审美等社会文化素质。那么, 在高中阅读课的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呢? 本文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浅谈几点教学体会和反思:

二、内容:

1、设计有趣味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时, 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 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
    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 可以启迪学生动脑, 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教Book1 Unit1 Friendship时, 先对故事细节、实事等让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的回答, 最后提问:
1 What about the result of Anne in the end?Why do you think so?
2 If let you help Anne,what will you do for her?Why?
    通过这样的提问, 推理出课文中没有描写到,但又与本文主题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文中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 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设计问题时, 要紧扣教材, 层层推进, 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 解答的过程中, 教师要启发引导, 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例如教Book2 Unit5 Music,在学生进行了初步Asking and answering后, 教师提问:
1)、From the passage,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merican young people?
2)、What about today’s Chinese young people?
    这种问题能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延伸到课外的话题中, 启迪学生思维,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观察与思维能力, 培养了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使其受到很好的德育教育。

2、授之以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按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 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 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 授之以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陶行知先生也说这样一句话: “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怎样学习, 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受益终身。

1) 指导学生认真预习
    高中阅读课文长, 难度大, 抽象概念内容多, 形象思维内容少,语法现象较复杂。因此, 对学生来说, 认真预习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学生没任何准备走进课堂那么学习肯定是被动的, 教师讲解什么, 学生就听什么; 教师演示什么,学生就看什么。这样的学习有什么主动性呢? 预习看起来是学生的事情,但教师精心指导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并写出自学笔记、提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譬如安排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做些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预习生词。如预习 Book2 Unit2 Olympics Games一课时, 可以给学生布置以下问题回去思考:
① Why do we hold Olympics Games?
② What′s the Olympic motto? What does it mean?
    接着让学生就“the Olympic motto”的话题联系自己的实际作些准备, 以便课上参与讨论。这样,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入课堂, 学习就能由被动变主动,以前在课堂上是学生盲目地跟着老师跑, 现在教师要适应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 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学生踊跃参与, 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教学民主, 教师要妥善引导,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为此, 要做到:
①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 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
②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教学不要“满堂灌”, 也不能“满堂问”, 学生能讲的, 要尽量让学生讲; 学生能动的, 要尽量让学生动。
③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 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在阅读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互设情景,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 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譬如在教学Book2 Unit3 Computers时,可以给学生这样的话题让他们各自表示不同的看法: What i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internet?这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学生可以就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教师作为监督者及引导者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让学生把他们的观点说出来,这样的讨论可以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在讨论中, 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也让各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对电脑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为阅读奠定了基础。

3) 培养学生归纳理解能力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阅读材料的阅读, 抓住大意, 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Book1 Unit4 Earthquake, 新闻式的文章介绍我国唐山大地震经历, 时间线条较详细, 每个时间点的出现都反映了唐山大地震的发生的前后经过,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时间线索进行归纳。例如,教师可以先提问,“What is the clue of the passage?”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归纳。
①Before The Tang Shan Earthquake:
some omens happened, but no people notice these
②During The Tang Shan Earthquake:the loss of the lives and building,people were shocked by the earthquake
③After The Tang Shan Earthquake:
the rescue of the earthquake,people never lose heart
    由于阅读材料题材与体裁的不同, 因而在阅读中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各种不同的归纳方式去归纳、理解材料内容, 如可以归纳动词, 显示事件过程;归纳文章人物, 突出重点人物等等, 从而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增加语言实践量, 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应该说, 高中每单元一篇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精品文章,他们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课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等都唤起高中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 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 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做法之一:每周选择三到五篇难易适中、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读物, 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后阅读,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阅读理解题。
做法之二: 在本班开设英语作品欣赏课。首先从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 结合当代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从新近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上精选阅读材料,也可采用一些有声读物和视听读物(VCD, MTV, Video tapes, etc)。这些材料的特点是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且能把握时代特色, 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授Book2 Unit3 Computers时,有两篇文章讲述的是机器人的故事,我就选择了美国影片“I ROBOT”给学生观赏,该影片的部分对白恰好使用了学生刚学到的新单词,这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新单词的记忆;影片也启迪学生思考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及人类的未来等令人深思的问题,这刚好为接下来的作文题目--假如我是机器人  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学生观看后对自己想要一台机器人代替自己做作业等想法感到汗颜,他们学会了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行为,这在他们的作文中有所体现,由此表明该影片确实可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4、英语阅读教学应渗透人格教育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高中英语阅读教材是一套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好教材,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阅读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以及爱国主义教育。譬如Book2 Unit5 Nelson Mandela讲述了黑人的英雄曼德拉为打破南非的种族隔离实现南非的民权平等而奋斗一生的事迹, 教师可这样设计问题: 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Nelson Mandela? 引导学生谈谈帮助身边贫困学生, 为希望工程献爱心、为灾区人民出力、为建设祖国努力学习的情况等。
    又如, 在教Book2 Unit5 Workbook Bill Gates时,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分析课文内容, 了解作者意图或主题思想。可提出这样的问题:
1、 Why did Bill Gates succeed?
2、 What kind of man do you think he was?
3、 Does he a great man?Why do you think so?
    思考这样的问题, 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教材教育学生要学习主人公对事业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此外, 在教学中还可根据教材需要利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融德育教育于教学中, 这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这不正是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吗? 当然,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自觉意识。正确地认识英语阅读教学在人格教育中的作用。让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中心的人格教育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严先元 2002《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 四川大学出版社
2、陈振华,2004《高中英语新课程理念与实施》  海南出版社
3、袁振国 ,2004《教育新理念》  教育科学出版社
4、程晓棠,高洪德,2006《理解与实践高中英语新课程—与高中英语教师的对话》高等教育出版社
5、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2004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