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
编辑/作者:胡玉芹        发布时间:2011-03-08      阅读:4899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语文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合理、适当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创设全新的语文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方式,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资源;语文教学

2004年9月1日,我们走进了高中新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过程应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多媒体、网络资源为语文教学的信息传递增辟了一条全新的通道。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语文教学环境,而且还可以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教育思路、全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
下面我主要谈谈在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方面的一些尝试:
一、利用大众媒体课程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
高中语文新教材选进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小说、戏剧名著,这些小说、戏剧大都改编拍摄成了电影、电视剧。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大众媒体,为语文教学服务。如教《林黛玉进贾府》时,课前我借来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第一、二集的影碟,根据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剪辑影碟中的相关片段刻录成光盘,利用课外时间播放给学生看,为课文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文字是无声的,学生阅读小说时须经过自己的想象,头脑的加工再现作者描绘的画面,理解其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果是语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阅读理解作品就有一定的难度。他们未必喜欢阅读课文,就算阅读也未必能把握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而影视作品是有声的,直观的,生动的,通过场景,演员的表演再现作者描绘的画面,刻画的人物形象。观看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可以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文的解读奠定基础。老师再加以正确引导,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当中,通过阅读把握作品之精髓,鉴赏人物形象。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他就能自主的学习、探究,教学就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效果颇佳。也可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把大众媒体制作成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老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原著,影视工作者把《红楼梦》原著改编成电视剧时,对人物的语言、情节都有所改动,老师可引导学生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如“《红楼梦》电视剧改编得失谈”。学生根据这一课题,把原著和电视剧进行比较,写评论。使用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把课内与课外紧密联系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高品位地欣赏影视作品的能力。语文教师如果能合理、适当地利用大众媒体课程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语文课堂必将得到优化,学生将感受到语文课程的魅力。
二、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为语文教学服务。
例如,在鉴赏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从电影《祥林嫂》中剪辑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第二次到鲁镇,冬至祭祀和临死前有关她的肖像变化的镜头,根据教学需要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学习《祝福》时为引导学生鉴赏祥林嫂形象提供帮助。可以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祥林嫂肖像的文字,对照电影中祥林嫂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肖像,把握作品中祥林嫂的形象。由于我们在教学中加进了祥林嫂的有关肖像的电影镜头,使学生在感知祥林嫂的形象时,不仅可从课文的语言去感知她,而且还可以从活生生的镜头中去真切地感知她,双通道的感知无疑优于单从课文语言单通道的感知。品味课文中文字的描述辅以直观的感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不幸遭遇,体会到祥林嫂所受到的是怎样的残害,对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激起学生对人物的同情,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做到的。
三、运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在执教夏衍的《包身工》一文时,老师可布置这么一个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询,了解现代社会中打工妹一族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搜集相关信息,与夏衍笔下的包身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作对比、分析后写一篇短文,短文题目为“新旧对比谈感受”。这一学习任务学生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几个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课堂上,老师让学生们在班上交流调查信息,学生就“包身工”与现今的“打工妹”的工作、生活情况作对比之后谈自己的看法、感受,课堂气氛活跃。有一位学生根据自己调查得到的信息大胆提出他的看法,他认为旧社会的包身工与现代社会中的打工妹有类似之处,她们同样都是被剥削的对象,劳动时间同样长,劳动强度一样大,老板剥削劳动力,所给她们的报酬都不是她们所付出的劳动的所得。有一位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她认为旧社会的包身工和现在的打工妹是不一样的,旧社会的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节假日, 不能回家探亲,伙食、住宿条件极差,现在的打工妹在这些方面的待遇与她们正好相反。老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探讨,交流看法。课后学生反馈,他们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有不少收获。本课的教学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也培养了学生利用多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新课标要求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模块中对高中生有这么一个要求,要求高中生“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互相交流,合作学习,分享学习成果。可见,利用网络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学生有自主参与语文学习的实践体验,就能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这不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吗?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网络资源为语文学习提供帮助的同时,不正是倡导语文自主学习的过程吗?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使语文课程的学习面貌为之一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确实为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方式,改善学习方式提供了有效的帮助,解决了语文课改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毕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每种教学手段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有的教学技术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我们提倡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并不是要抛弃一切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而是要把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运用和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让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把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与语文课程有机地整合,让它们有效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