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文学鉴赏课——《项链》教学案例分析
编辑/作者:谢家胜        发布时间:2006-03-21      阅读:8637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语文  
【案例背景】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欣赏小说的主题、人物描写技巧和结构。本课学习目标则定为:①理解发现小说精巧的构思以及情节安排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②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③认识玛蒂尔德形象以及小说的客观警示意义。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教学条件下的文学欣赏活动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认识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基础及知识背景。高二学生积近二十年母语学习和十余年语文专门学习经验,已具备相当的阅读能力。经过初中阶段十多篇小说的学习及课外小说阅读的积累,他们对小说常识已经掌握,高二第一学期诗歌、散文鉴赏能力的培养,也使他们形成文学鉴赏的基本概念与经验。一句话小说鉴赏能力已经初步具备,读解文本的“语表层”几无困难。但正是由于对内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满足感,失去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强化并保持阅读主体对阅读欣赏活动的需求。教学策略之一是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少知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从而使主体产生阅读活动的过程性需要,让距离去调动学生。从而让主体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据此,本案例设计以学生的自读程度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整篇小说学习以“探究—发现”为基本过程,策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课时目标、内容如下:

    第一课时,围绕学习认识小说的情节结构这一主线,安排三个教学层次:一、复述故事,识曲折;二、深究伏应,识合理;三、假设情节,识必然。 第二课时,学习认识小说三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并认识小说的人物形象及主题,分两个层次推进教学:一、在认识性格与情节关系的基础上,读议1—6节人物心理描写部分,把握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及其产生根源,从而认识人物性格与环境的内在联系;二、讨论主人公性格及其复杂性,认识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

【案例实录】
    导入新课后,根据预习作业,教师请同学分别复述小说情节并逐一由同学进行了评议后,就开始了交谈:课前读课文,小说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说情节的、人物的、启示的……不管怎么说,一般都能感受到小说情节的曲折性。很自然便转入了对情节安排是否“合理”这一问题的探究。

片段一:

师:小说情节非常曲折,但小说仅有曲折是不够的,或者说仅有出人意料是不够的。一篇优秀小说的情节除了让人觉得“意料之外”,更要能够让人觉得在“情理之中”。我们来研究一下,小说情节的安排哪些地方在“情理之中”。“项链是假的”合乎情理吗?  (学生自读研讨,找“假”的依据)
生(1):玛蒂尔德借项链时,她朋友很快地借给了她,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项链有可能是假的。
师:如果是很要好的朋友,爽快地借不是很正常吗?
  生(2):她们的关系并不是真好,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说了不满的话,说明关系并不好。
师:对,这就比较合理了,关系并不好,却慷慨允诺,就有可能“假”。其他还有吗?
生(3):她们去珠宝店,老板说只卖出装项链的盒子,没卖出项链。这就是说佛来思节夫人有可能为装假项链去买了个盒子。
生(4):当玛蒂尔德去还项链时,佛莱思节夫人没有看,说明项链并不重要,就有可能是假的。
师:说得很好。还有吗?(片刻冷场)我想问一位女同学,你有项链吗?(生答:有)假如有一挂真项链,一挂假项链放在你面前,你能分辨项链的真假吗?
生(5):我想不能。(师插:为什么?)有些假项链可以做得非常象,非常真,根本看不出来。
师:有项链的同学尚且不能分辨真假,更何况没项链的玛蒂尔德,如何能识别真假呢?因此,没有项链不辨真假,也为项链是“假的”提供了一个合理的依据。总结起来:主人公没有项链不识真假;珠宝店老板没有卖出这挂项链,她的朋友借时“慷概允诺”,还时“不屑一顾”……。这些都为项链是假的提供了可能。这些内容,大家在阅读时有没有注意到?(众答:没有)。为什么没注意到呢?
生(6):是只注意大的故事情节而没有意识到这些细节。
师:只注意情节的发展,还有吗?(众思考片刻)还有一点是作家写得非常隐蔽,灰草蛇线不易看清楚。这就是小说中伏笔所起的作用。(打投影片)清代文学评论家毛宗岗说:“善圃者投种于地,待时而发;善弈者,下一闲著于数十著之前,而其应在数十著之后。文章叙事之法,亦就是已。”例如珠宝店老板的话,开始时我们以为仅仅是交代了项链不是从这个店里买的这个事实,根本不会去想还会有这样的作用,这确是小说的精妙之所在。
经历了一番思考探究,再让学生发现“丢项链”的合理性,自然是小菜一碟。对“合理性”的认识任务已经完成,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研究情节发展的“必然性”。
片段二:
师:我们能否假设一下,在项链已经丢了,又找不到的情况下,情节如何发展才能使主人公幸免于悲?
生(1):她当时向佛来思节夫人说清楚,即使要赔的话也只需付出五百法郎。
生(2):她丢了项链之后,她不可能知道项链是假的,而且她不可能对朋友说,也不可能对别人说,一个穷人赔也赔不起,所以我觉得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众笑)
生(3):或许这个方法不太道德,但我想可用一串假项链去赔她。(众笑)
生(4):玛蒂尔德拥有美丽动人的外貌,她可以去找一个有钱的男友,用男友的钱去买,去赔项链。(众大笑)

    气氛非常活跃,想象确实丰富,大家沉浸在创造的欢乐和对出乎意料的情节构想所产生的愉悦中。

    教师又追问:“这几种假设在小说中的玛蒂尔德身上有存在的可能吗?”随着种种设想的一一否定,一个“文学原理”终于被学生发现:小说情节是为人物思想性格所写。只要人物性格没有变,不仅“丢项链”是必然,“赔项链”也是必然。至此,学生对小说情节曲折、合理、必然的认识全部完成。

    第二教时,师生共同读议并概括心理描写部分的内容,认识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作用与影响后,便转入对小说主人公性格的认识。

片段三:

师:主人公玛蒂尔德性格在情节发展中有没有变化?请大家以小说本身的语言文字为依据进行理解分析。要能独立思考,并且不给人物贴标签。(生阅读思考)
生(1):我认为玛蒂尔德的性格基本没有变,经历了十年辛劳还清债务后,她有时还想起多么美丽,多么令人倾倒的那个夜晚,说明她虚荣心基本没变。
生(2):我认为她的性格变了,因为十年前她梦想过高雅奢华的生活,她从没有想过自己劳动是应该的,但十年的艰辛使她懂得了穷人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她看清楚自己应该干杂事粗活,这对她来说是个了不起的转变。
生(3):她的性格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众笑) 当初她有很强的虚荣心,觉得自己应当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后来失了项链之后,经过偿还债务的奋斗,她整个人回到现实中,说明她变了。但有时她还要回想,那是存在虚荣的一面,她没变。
生(4):课文中写她回忆那个晚上的情形,但这并不能说她性格没有改变。对她这是美好的回忆,只是更清楚地看到人生变幻无常,小说并没有写她还在追求物质的享受。在这里可以看出,她已经悟出了人生的一点点哲理。(众笑)
生(5):我觉得小说并没有很注重关于玛蒂尔德性格前后的变化,小说只是在最后揭示项链至多值五百法郎。小说构思非常精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构思不同的结局。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玛蒂尔德性格没有变,她会为此打官司,夺回项链,又开始过奢华生活;如果说她性格变了,她或许会从这个教训里悟到一点点什么人生哲理,她或许会要回项链,但她不会浪费辛苦挣来的钱,她会以自己痛苦的经历来教育人们,不要有过多的虚荣心。小说并没有注重人物性格到底有没有变,它只是说了这么一个悲惨的故事,想揭示社会的丑陋现象而已。
师:好。我觉得这位同学能独立思考,而且发言的语言组织特别好。先是观点,再分析,再归结,这个思想过程本身便是一个论证过程,说得非常好,我们给予掌声鼓励好不好?(掌声)其他同学还有自己的意见吗?
生(6):小说其实很明白地告诉我们玛蒂尔德性格自始至终没变。 她后来在工作之余还要梦想,还要回想那个舞会,梦想再有这样一个舞会来表现她的高贵与大方,课文写她成了粗壮耐劳的妇女,完全是为遭遇所逼迫,而不是她性格的改变。
生(7):我觉得她的性格前后有了变化。丢项链去赔时她不愿告诉真相是虚荣心所致;到后来,她在公园里散步时碰上了女友,如果还有虚荣心的话她是不会主动去招呼朋友的,可她不仅上去招呼还告诉了事情的原委,这说明她性格变了。
生(8):我认为玛蒂尔德性格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课文中写道:“当然一定得去。”这也是虚荣心的一个反映,因为还清了才去。而作者为了揭示一个追求享乐,奢华生活的妇女从梦幻里结实地摔了下来,小说最后揭示项链是假的是讽刺她虚荣心的破灭。如果玛蒂尔德性格是改变的话,小说再用这样的结尾,对她未免太残忍了。(众笑)。
生(9):我认为她的性格是变了。文章开头写她是“狂乱的梦想”,后来的是“美丽的回忆”,回忆一个夜晚,而这个晚上的确是她经历过的,所以说她的性格是变了。
生(10):我补充一点,玛蒂尔德说:“你知道,对于我们这样什么也没有的人,这可不是容易的吗!……不过事情到底了结了,我倒很高兴了。”这话能说出口,说明她的性格变了。

    唇枪舌战硝烟正浓,时间已经不多,教师不得不煞尾:“许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结论并不最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小说人物的认识与理解。”在教师以平等的身份阐述自己的一家之说后,小结道:“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我以为只要以小说本身为依据,能自圆其说都应当认可。我们无论读什么文章,都要独立思考,不要迷信现有的答案,给文章贴标签。我们这个年龄,应当不迷信、不盲从,而要根据语言文字独立思考。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才是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的。本文以“项链”为情节发展的线索;小说情节的安排本身也是一挂精巧的项链。还有这挂项链在别的贵妇人身上是美丽的装饰品,可在玛蒂尔德身上却成了人生的锁链,这是为虚荣所付出的代价。小说客观上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人必须不断地跟自身弱点作斗争;否则,将会会出惨重的代价。”

    课结束了,但学生们似乎还沉浸在对人物命运,对小说主题的深深思考之中,小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的自我。  

【案例后记】
    《项链》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两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战略性资产重组”,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此其一。要激发、调动学生思考,关键是要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阅读活动始终置于“最近发展区”,以最终实现有所发现的预期结果,此其二。在动态的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使阅读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追问”实现“有效学习”是十分关键的,此其三。案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观念,得当的方法和机敏的应变能力。

【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立人为主旨,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因而表现出一定的高中阅读教学实践与理论意义。

    识,还是知识的学习,都不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阅读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阅读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教学条件下的阅读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策动并促成主体阅读。与课外阅读不同,课堂阅读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活动,“教”的正确定位在于策动学、引导学、促成学。案例中教师始终做到:既不将知识和盘托出全盘授予,也没有简单地设置学习目标或用指令性任务去驱动学生阅读,而是努力将一定的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阅读实践。以对问题的探究——展开问题或解决问题为途径,从而实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在主体活动过程中,教者以调整难度,提供支持,激励疏导等方式给活动以切实的帮助,这种帮助正如不断地向燃煤鼓风输氧,使煤得以充分燃烧。这样的教学过程使主体情知互补,心智并进,思维、语言、情意、品质得到同步协调发展,为主体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案例中“小说的情节发展是由人物性格所决定的”这一文学知识,教师不是用传授定论的方式,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事实素材去发现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某一知识结论,同时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切合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一时代要求。与单向且被动参与接受知识的阅读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决不是一知半解的,更无需死记硬背,因而是一种“优质”的知识;学习者亲历知识的发生、创造过程,由此形成并拥有的知识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因而是一种“活化”的知识;另外,学习者在获取“小说中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这一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了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某些思考、分析、概括的过程,而这些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从事探究工作所必需的,因而还是一种极具可持续发展意义的“长效”的知识。

    在讨论“玛蒂尔德的性格是变还是不变”的问题时,学生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富有创见的分析更是令人赞叹。这一切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学生有思想的欲望并且能够思考,善于思考,他们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灌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从案例中,似乎还可以看到“燃烧”的实现,是教师运用开放式的问题,开放式的点拔,以至开放式的评价的结果。开放,使学生拥有一个选择的空间,因而才有一份主动,一份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