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教”而“会学”——《聊斋志异》创新教学案例
编辑/作者:谢海林        发布时间:2006-03-21      阅读:5752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语文  
一、主题与背景:

长期以来,有人简单地把“自读课”与“精读课”的教学差异仅仅归于课时安排的长短,教学安排一课时似乎就是自读课的体现。其实,我认为:自读课与精读课教学的本质区别,应该还是体现在自读与精读理念是否真正实施上。为了充分发掘学生的自读能力,笔者在教学高中新课程(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这一模块中的《聊斋志异——王六郎》一文时,特意一反传统,足足用了三课时。

钱梦龙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认识到:“在中学阶段,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积累更重要。”他在语文教学中,授给学生自学的门径;在教学设计中,把创设激发动机的情境,培养学习的兴趣作为提高自学效能的重要把手。他逐步形成“‘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整个阅读过程是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过程,亦即“导读”过程。所谓“导读”,就教师来说,是指导学生读书;就学生来说,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读书。“导”与“读”的结合,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这三者的辩证统一。他在回顾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时说:“三十多年来,我始终追求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个目标,摸索着,前进着。”

因此笔者决意实践钱梦龙老师的教育理念,冥思苦想,最后把整个教学流程归为如下四个部分:畅谈自读体验→欣赏它山之石→抒写胸中情感→交流快意之作。



二、情景描述:

(一)畅谈自读之验

面对一篇陌生的小说,我们要硬着头皮去阅读它。也许,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来欣赏,但是欣赏完之后毫无兴趣地离开了,那就等于没有欣赏过了,那岂不是吃了大亏。这节课大家要试试这个方法。说明了这一点,我即要求学生带着一双自读体验的眼睛去认真审视课文,我不做任何阅读导向,甚至连作者和其他相关材料也不提供,着意开放学生的自读思维视野。我切合课文特点,用“板书表格”形式展示了“十最”谈论方向:

最欣赏的言语       最感动的人、事、情
最不明白的句子     最喜欢的人、事、情
最难读的字词       最反感的人、事、情
最想谈的问题       最想说的人、事、情
最先想到的内容     印象最深的人、事、情
  

(二)欣赏它山之石

有了一定的阅读体验后,学生最容易产生一种写作冲动。于是,我因势利导,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和被推荐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等实际,积极向学生推荐了一组有关本文的鉴赏文字,由于条件不足,我竭尽全力把资料抄写到黑板上,用以诱发学生思考和借鉴:

1、清代学者王士祯给《聊斋志异》的题词。(课文背后提供)

2、“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世人皆知的道理,又有几人做得到呢?文章让我感动的还有他们两人的善,他们都同样的感恩,许贺感恩于自然,六郎感恩于人情。于是他们都有了好的归宿。(网站评论)

3、《聊斋志异》是对腐败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揭露,是借助谈狐说鬼来批判当时的政治现实,歌颂人民的理想。故事中的狐、鬼实际都是社会中的人。(《聊斋志异》内容提要)

4、人的道德问题: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名人名言)

(三)抒写胸中情感

在又一课时“欣赏它山之石”的基础上,学生的写作激情已成一触即发之势,我开始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研读性文章,要求多方思考,不可急于求成,最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回味思考空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思考,再写成简短的鉴赏文字。

(四)交流快意之作

“交流快意之作”是第三节课的高潮阶段,也是本课学习的总结阶段,可以说,前面三个阶段的教学都是在为本分阶段的教学奠定基础。笔者不敢草草收兵。

既然是交流,就应该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写单向的作品展览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里既需要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也需要生与师之间的交流。

这次交流气氛热烈,收获丰厚。学生们运用了多种思维方法和视角,对这篇课文进行了多层次的阅读和探讨。有从人与人之间交往方面取其一点来赏析这个人物的,有从作者人生经历去解读“王六郎”这个人物的性格的;有为两人将来设想的;也有同学发出自古知音难觅之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思想已经比刚开始谈论体验时要成熟地多,深刻得多,系统得多了。



三、问题讨论:

(一)对学生而言,一篇毫无吸引力的文学作品就像童年时不喜欢吃的青菜,强迫他们吃下,皱着眉头囫囵吞枣,那是痛苦的滋味。要是能够把青菜做成肉味的,我想学生是喜欢吃的。问题是怎么去做这道菜?

(二)有教师认为,教学中必须给知识要点作最终结论,要给学生一个定位,为课堂画上完满的句号。这种说法是反对某些教师在教学中太过随意,使学生产生了模糊的思考,思维紊乱。也就是验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理念,问题是学生思想的倾向从何而来?

(三)课堂教学学习效果的呈现方式有许多种,那最适合自读课学习效果呈现的到底是哪种方式呢?

(四)学生阅读自由,有多角度的阅读理解,深刻的,肤浅的,积极的,偏激的。碰到这种情况,教师又应该怎么处理呢?



四、诠释与解释:

(一)上课伊始,我即让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体验。为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多方面地畅所欲言。“十最”的提法或许并不怎么科学,但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学生的思维闸门还是一下子被打开了。首先同学们把注意力放在文字理解上。想不到,课堂上学生的“疑难杂症”还真多,连最简单的字词也决不放过,似乎要做到彻底的理解。大伙儿像学习文言文一般,寻根问底,我只好把原先准备的情节概述放到了第一节课结尾。其次,同学们把思维重心放到了思想研究上。这节课,学生迸发出了许多零星的思想火花:有学生谈到了课文中渔夫许贺这个人物的生活环境;有学生对渔夫王六郎的结识大加赞赏;有学生被王六郎怜悯之心所感动;更有学生从中体会到了作者的人生感叹……虽然,这些火花还是零星的,还不能说是课文的鉴赏,但是,笔者已经从中读出了学生的自读潜能。

(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欣赏它山之石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进一步启发自己的思维,吸取其精华,使自己的阅读体验比较科学地表达出来。我随即抓住学生欣赏别人佳作后的不平静的心境,诱导学生进行鉴赏文章写作方法上的归纳总结。很快学生就归纳出了“小处着眼,相处深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大胆想象,不拘束缚;多向比较,理性解剖等等许多写作技法的体验。

(三)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 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有了“高人”的指点,同学们略有所悟,能力的发挥也在这一环节上。那到底是写出来呢,还是说出来呢,还是其他呈现方式?我认为,该过程重要的绝不是课堂外表上的活跃,而是学生思维的活跃。因此选择表达方式就显得次要了。

(四)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内容有各自创伤的体验和借鉴的收获,有时课堂改革的种种感受,也有鉴赏作品内容的展示(有片断式的、观点式的、全文式的等等),更有对交流的内容进行质疑问难的讨论;形式上,有按规定程序安排的交流,还有鼓励学生进行不拘一格的自由交流等等。

生与师之间的交流,始终是在贯穿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老师只是努力发挥着答疑解惑的作用,也没有强行学生接受自己的某种观点,着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科学氛围。钱梦龙老师和魏书生老师的民主教育思想果然经典呵!



这节课,我扪心自问:我教学生了吗?我给学生讲了知识了吗?没有。课堂的情景在我脑海浮现。我时时为学生思想潮水的放纵奔流、创造灵感的频频闪现、美丽文字的尽情飞舞而深深感动!我不禁为这些有个性思想的学生而欢呼而赞美了!这时,陶行知先生的声音在我的脑海里响起:“先生之最大的成功,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相信: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多给学生一片创造的天空,学生就可以成为我们崇拜的偶像!

                                                           2006年1月4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