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放自如新课堂
编辑/作者:邱贤良        发布时间:2006-01-10      阅读:4474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语文  
    一、案例主题
    我们现在的课程改革正适应着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然而回到学生手中的课堂,学习中却常常出现一些教师无法预料的事情,如一个学生不经意间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多数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长时间的热烈讨论,以至影响了教师预先安排好的教学计划,使得课堂教学时间延长,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多面性以及阅读的个性化导致的。那么对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应当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呢?
下面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希望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

    二、案例背景
    在进行鲁迅先生的名篇《药》的教学时,按照小说的特点及本课的要求,本课的教学步骤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通过对情节结构的分析,理清小说的线索,探讨以“药”为标题的作用,把握了故事内容;第二个阶段是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主要分析三个人物形象:华老栓、夏瑜、康大叔),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进一步把握小说所揭示的主题,并归纳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第三个阶段研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最后教师总结,完成此课的教学。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时,正当我引导学生分析完三个人物后准备进入下一环节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而后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致后一个教学步骤不能按计划正常进行。

    三、案例描述
    教师:同学们,这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刚才我们分析了三个主要人物的形象,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塑造了这三个典型人物的形象呢?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些人物形象呢?(全班学生陷入思考中,教室很安静,突然有一生举手请求发言。)
    学生一:老师,前面描写的“黑的人”,作者并没有点明是康大叔,你怎么知道那个人是“康大叔”?  (这位学生的提问是我没有料到的,因为教参上也确认那人就是康大叔,而且一直以来也没有人提出疑问。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有学生站起来质疑。)
    学生二:我认为是康大叔,要不怎么知道有人血馒头呢?
    学生三:我认为不是康大叔,文章前面没有提到康大叔,而康大叔进茶馆时说了一句“要不是我信息灵……”这说明康大叔只是提供了信息罢了。
        学生四:是啊,说不定康大叔正好和前面所说的刽子手是邻居,然后那个刽子手告诉了康大叔这个消息,康大叔得知这个消息后又告诉给了华老栓。(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在填补文学作品中的空白。)
    学生五:我认为是康大叔,前面写“黑的人”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足见此人性格粗鲁、蛮横,后面的康大叔是“闯”进华老栓的茶馆的,一个“闯”字,足见其人粗鲁。从两人的粗鲁行为来看,这两人应是同一个人。我想,鲁迅先生在刻划人物时不会随便的刻划的,这两个人有相同的性格决不是偶然。
    学生六:光从动作上看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判断,因为全文没有对这两个人进行肖像描写。(又一个学生提出质疑,学生的情绪感染了我,我也不禁加入这讨论中。)
教师:从文中看,康大叔非常关心小栓的病情,一进门就连说了几个“包好”,而从茶客们对康大叔一味讨好及带些畏惧的态度来看,康大叔平时并不是一个热情地关心别人的人,那么,他何以会关心一个小栓呢?(把讨论引向高潮)
    学生七:这说明康大叔从华老栓身上得到了好处,如果康大叔没有得到好处,他是不可能这么做的。但他显然不愿让人知道他从华老栓身上得到了好处,因为他后来一再强调这回他可一点好处也没捞着,连衣服都给牢头阿义拿去了,夏三爷还得了二十两银子。所以他一来就说他“信息灵”,让人误以为他只是传递了信息,当华大妈想对他表示一点感激时,他马上打断华大妈的话,显然不想让华大妈说下去,不想让人知道昨天夜里他从华老栓身上得到了钱。
    学生八:对啊,他进来时的高兴劲,是因为昨晚他得了好处,并且他对小栓的关心只是想让华大妈感激他:他们付给他的钱是值得的;但是他又不愿别人知道他捞了一笔。足见此人不仅粗鲁、贪婪,心机还特别深,得了好处还卖乖,把群众哄得团团转,由此可见康大叔的狡诈,人民群众的愚昧,这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学生讨论热烈,此刻,全班同学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多数学生微微点头。我意识到时机已到,便顺势小结。)
    教师:同学们,大家的讨论很好,也出乎老师的意料,但我们不能再讨论下去了,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我们还有教学内容没完成。但是,老师今天非常高兴。首先,同学们的这种参与意识和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是非常可贵的,希望大家继续发扬。其次,这两人是不是同一个人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辩论,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了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对主题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这里,我顺势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四、案例分析:
    上完这节课,由于学生的突然发问,使得教学步骤没有完全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尤其是后来进行的教学环节,由于时间紧,完成得有些仓促。然而,课后学生却深有感触:“这堂课很有启发性,让我发现了自己的阅读能力。”“通过这堂课,我看书认真多了,不现像以前那样走马观花了。”“这节课使我有讨论的欲望,让我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细想起来,学生在辩论时,思维在不断地走向深入,整堂课呈现了动态的特点,这就体现出教学活动的真实性和深刻性,丰富性和生动性,因为它真实地再现学生的认知过程,而处在学生激烈讨论中的教师似乎也变成了学生,也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时,我不由自主的调整了教学步骤,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时间,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当讨论高潮已过,教师又因势利导,把教学引入下一个环节。]
    以上分析,可以引发我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计划是精确预设然后教师严格遵从的,还是随着课程实施可以不断调整,逐渐明确的。
    (二)语文课堂教学,在时间的分配上,应侧重于学生认知过程的描述性,还是侧重认知结果的准确性。
    (三)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该始终冷静地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还是应该适时的进行角色换位,不时进入学生的行列。
    笔者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思考后发现,此案例体现了现今的课改精神:首先,它体现了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是动态的,答案是生成的。教师不应预先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不完全是预先设定的精确目标。目标的设定不应该仅仅在授课之前,还应该伴随在教学的过程中,目标本身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启发性。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学目标可以不断调整,最终随课程实施逐渐明确。而在课堂时间分配上,它要求向认知过程倾斜,而不是向认知结果倾斜,这恰恰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其次,教师不是以知识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以学习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展开对话,在对话中,无论是教师与学生,还是学生与学生,都能保持着对别人观点的批判或赞同的态度去对待别人的发言。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证实其中一方或某种观点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把不同观点联系起来并通过积极的相互探讨而不断修正,进而形成自已个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一种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师生共同提高。

    五、案例启发
    受到本案例的启发,课堂上,面对学生的突然发问,教师要放开让学生深入讨论,激活思维;另一方面也要让自己能够适时收拢,做到收放自如。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苦练基本功,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调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灵活的教育机智,能瞬间抓住学生的灵光一闪,对学生的讨论,要能判断学生的讨论有无价值,有没有讨论下去的必要;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倾向与不足,要及时做出判断,引导课堂向前发展。这些,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无疑具有挑战性。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课堂教育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