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教育存在问题的看法(之一)
编辑/作者:李秀贤        发布时间:2005-09-29      阅读:5834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语文  
    网上对教育的问题,给予普遍的关注,这是非常好的事情。网友们对教育的存在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正的、反的,过激的、平和的,都体现了国民对振兴和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希望。众所周知,众人所论,确实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是,我认为,最突出的重大问题,一是教育体制陈旧;二是教育评价手段落后;三是教育腐败严重;四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如何解决这些存在的重大问题,需要大家认真的思考。
  一、关于教育体制陈旧的问题
  教育体制陈旧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说到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会想到1985年5月15日至19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6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6月15日至18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1985年解决的是,优先发展,教育走上快车道;1994年解决的是,确立“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1999年年解决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解决的是,把“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变为“以县为主”的管理。其实,决定多多,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教育体制陈旧的问题。
  如何改?能不能这样改?
  (一)国家在宏观上,重新确立教育的导向和体制。
  1、教育的导向,应该是:巩固教育的阵地,明确教育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计。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比较全面的,但并没有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体现。我们的“国歌”没有改变,是为了强调“民族的危急”,促使国民树立“居安思危”的斗志。目前在教育落后的危急关头,为什么不能把教育的问题提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呢?!“计划生育”、“社会综治”工作,政府可以制定“一票否决”措施,教育为什么不可以呢?!为什么教育的投入比重在整个国民 经济的投中,不能实际性地提高呢?!
  2、教育的体制,应该是:国家对教育进行“以包带放”的管理。所谓“以包带放”,就是国家对教育全面的负责,管理上放开。具体来说,首先,不是“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也不是“以县为主”,而是党和政府领导下各级政府都有教育的责任;其次,落实责任的同时,放开管理权。前些时候,教育界有些人,鼓吹“教育产业化”,这是没有体制的管理。在我国,教育永远是政府的行为,教育改革也永远是政府的行为。
  实践证明,“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说是明确以谁“为主”,其实谁都不“为主”。目前乡镇一级已经没有管理教育的积极性了。现在只能谁都要“为主”。谁都“为主”有没有“责任推诿”的现象?我想,责任明确并落实了,就不会相互“推诿”了。谁都“为主”是不是没有主次?有。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地区的实际,落实管理的权限。
  当然,我国的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但是,“穷”了,政府就可以放开不管吗?日本“二战”后很穷,但教育的目标非常明确;朝鲜摆脱侵略者后更穷,但教育的措施到了“破釜沉舟”的地步。说到“穷国办大教育”的问题,更没有必要明确谁“为主”。国家大、落后面广,可以分区域管理,北京、上海的政策对边远地区来说,是“对牛弹琴”,可笑的不是效仿“西施”的“东施”,而是给“东施”化装的“红娘”。谁都“为主”了,在区域管理上,谁都有积极性,责任就可以落实了。
  (二)学校管理上,实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是倡导教育改革的主体,学校是实行改革的主体。目前存在:学校的管理责任不到位、管理机制没有激活。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认真落实校长负责制。政府把握教育导向,加强宏观管理力度,把学校的管理权力交给校长,与校长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建立和健全考核、选拔、聘用校长的机制。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一是责任重大;二是难得人才。正是这样,校长的人选的选拔和工作的考核就非常重要了。目前,很多地方落实了校长的聘用制度,通过公开竞聘、教职工评议等方式选拔校长,但人为的因素造成“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出现。再说,校长选定了,也没有“任期目标和责任”,有“任期目标和责任”也没有认真进行任期的考核。
  2、全面落实教职员工全员聘用制。校长由上级主管部门聘用,教职员工按确定的编制由校长聘用。聘用过程中,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劣者分流的原则;产生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用人局面。
  从古由来,教师的职业给人的认识,一是不穷不教书;二是职业稳定。因为穷,教师可以令人同情;因为稳,教师可以“心安理得”。正是这样,教师的“铁饭碗”端了一个年代又一个年代。我想,现在应改一改了。
  3、学校内部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学校内部的管理,要做到明确岗位目标,落实管理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层层有人认真抓、事事有人认真管,抓出质量,管出效益。
  目前,学校里普遍存在,做多做少一个样的现象。任课上,一个萝卜一个坑;工作时,一天和尚一天钟。岗位责任不明确,工作好坏无所谓,年度考核上下一致过年关。这种管理状况,教育能出质量和效益吗?
  4、学校内部工资等级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焦点问题和关键问题是工资再分配。原因,一是没有工资再分配,不触动人的根本利益,改革没有实在意义;二是工资再分配,吃惯“皇粮”的教师们不想接受。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工资再分配,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有什么不可以?有的教师不接受,说到底是观念跟不上的问题。国家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是,工资实行浮动,按劳取酬。如果拿出浮动的工资进行再分配,是有政策依据的;如果拿出所有的工资再分配,是最有利于工作的。目前很多学校在教师工作表现上,体现“多劳多得”原则,就是在学校的“出勤补贴”、“课时补贴”中加以区别,这是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的。
  目前与教师工资挂钩的是职称的等级。职称与教学能力不对等的现象又比较突出。学校改革可以从实行“评聘分开”,通过“高职低聘”、“低职高聘”来解决。这也是工资再分配的问题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