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资源,优化历史教学
编辑/作者:高浩然        发布时间:2009-03-23
  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儋州市第一中学 >> 教研动态 >> 学习交流  
                            挖掘乡土资源,优化历史教学
一、背景:
历史学科,属于社会科学,是一门最生动、最精彩的课程,它记载了人类的艰辛而神奇的生命历程,展示着以人类为主体的时空长廊;它演绎了事物与事件的纷繁美丽、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是一部真实而辩证的书卷,咉射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力量。然而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的主流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机械记忆为主、以课本内容为主;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式教学主宰着历史课堂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历史教学因此显得机械、沉闷、没有生气,缺乏对智慧的挑战,缺乏对学生好奇心的刺激。这种学习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不能得到充分展现。其结果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如何开辟新途径,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和进取精神,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历史拉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使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下面谈谈我历史教学实践活动中有这样一些做法和体会:挖掘乡土资源,优化历史教学
所谓的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等。乡土资源,教学规范乡土史作为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增强爱乡、爱国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的感情。以及有效地开展历史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案例:
为了有效实现我的乡土教学效果,我在《浓浓乡土情》一课通过让学生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我在教学中先布置学生进行调查活动,他们分成几个考察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解家乡文化中的不同方面。并通过观察家乡人们的一些生活现象(文化艺术),提出思考的问题。在课堂学习中交流本土方言,感受乡音的亲切、熟悉。再了解家乡文化渊源、家乡文化节活动、家乡的手工艺品、家乡的名人及风景名胜等。大家在交流体会忠升华情感,感受到踏一方土,饮一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智慧和力量。在我国,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创造,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灿烂的文化,他们绽放的笑脸,他们唱出的歌声,都表达出了浓浓的乡土情。
三、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在近年来的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乡土史教学也发挥了新的功能和作用。如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据笔者所知的各地研究性学习课题,有一半左右与乡土史有关。这些课题主要包括各地名人故居的维护与开发、历史人文景观中所蕴藏的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民族的产生与发展、桥梁民居街坊的演变、老城市改造的利弊思考、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状况、历史人文景观的开发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等等。学生通过诸如设计课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了对历史和社会的直接感受.了解了历史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以乡土史为内容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还增强了学生保护本地文物的意识,利用和开发本地历史资源的意识。实现课堂从“历史”到“社会”的回归,这样要求我们的课堂和活动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生活的体验和社会的回归,无疑,让学生把课堂目标和乡土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开发乡土校本课程是一个好的尝试。
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乡土史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乡土史教学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少数历史教师的个人所为。多数学生虽然有乡土史教材,但很少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教学,甚至没有进行过任何这方面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乡土史的了解,不是通过教学,而是通过自学或其他途径获得的。而且乡土史知识和乡土意识普遍缺乏。 究其原因,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课处于辅课地位,更不要说乡土史教学了。二是乡土史教学的规范不严,因而很难真正落实教学的效果。
四、乡土历史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索
怎样才能进行有效地挖掘乡土资源,优化历史教学呢?我的乡土资源在历史学科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首先,领会新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知识内容选择及教学要求、思想品德及能力培养等理念。只有深刻领会这些精神,才能使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落到实处。譬如:首先要了解乡土教学有哪一些内容?其次还要掌握乡土教学目标是什么?再次还要熟悉乡土教学要求。
其次,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注意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的功能的要求,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再次,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五、乡土资源教学的价值思考
1、乡土资源开发的价值首先是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历史与社会课程走进社会和生活,使乡土资源和问题思考进入课堂,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课程资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乡土资源开发给学生提供了教科书和教辅资料无法比拟的感官刺激、信息刺激、思维刺激。另一方面,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亲自参与为特征的乡土程资源面前,学生从被动地学走向主动探索,从而真正达到“学会学习、成为有一定独立学习的能力的人”的发展目标。在乡土资源的探究开发中,面对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将面临着如何获取信息,如何筛选信息,如何从这些信息中归纳出对解决自己问题有用的东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信息处理能力的形成和强化过程。学生最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2、乡土资源开发的价值还在于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
新课程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以往的专业发展主要集中于教学和教育手段和方式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即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首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然后才能更好地成为学生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在乡土资源开发中,教师与学生一起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乡土资源,使之成为系统的课程,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课程开发研究意识和能力必然会得到增强和提高。同时,资源开发对教师的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使教师在获得专业成长的同时,也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
3、乡土资源开发的价值还在于能够完善学生评价。
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课改能否真正实施的关键。目前教学评价机制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但对学生的评价已经形成共识,那就是既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又要进行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还要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新课程改革中,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考试评价得到逐步改进,学生评价呈现多元化趋势,日益注重过程评价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在历史与社会学科学期终结性评价中,已经纳入了实践考察的要求和内容。通过综合探究课乡土资源探究,进行社会实践和合作探究,收集各类资源,分析处理各类信息,形成文字资料和课程,不仅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信息,更能够为综合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提供依据。
4、乡土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还在于能够为地方史籍资料的汇编丰富内容。
通过乡土资源开发,可以形成地方性的乡土教育文献资料和读物,它包括本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变革、人口民族、宗教信仰、风景名胜、经济特点、社会风尚、生活习俗、文化状况等内容,为改革前进中的故乡记录历史进程,刷新资料记载和提供问题反馈。有的甚至可以弥补乡镇地方自然人文资料的空白。
5、 乡土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对培养学生有“三个有利”: 第一、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第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总之,通过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历史社会学科的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综合探究课的探究功能,进行乡土资源的探究和开发,并总结专题,积累成篇,形成课程的尝试和实践是必要的,可行的,有价值的;通过进行乡土历史教学,我们可以启发学生立足家乡,放眼全国,胸怀世界,促 使他们树立为建设家乡美好的明天和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志向;通过进行乡土历史教学,也可以把爱国斗争进近了,把爱国人 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 联系得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形成的不成熟的思考,愿这些思考能够引起大家的共同探讨,不妥之处望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