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激励管理理论---再读马斯洛
编辑/作者:许玉山        发布时间:2009-02-09
  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儋州市第一中学 >> 教研动态 >> 学习交流  

     一、读书背景
    在上海学习期间,我们有一项任务是参加徐汇区教院组织的读书活动。活动主持人是高老师。这个活动的方式很有特色:读书引引---个人陈述---同伴交流---评价反思。高老师介绍我们读两本书,一本是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另一本是关于教育策略方面的。在阅读《成功教师的教育策略》([英],安杰拉)时,书中一个情节吸引了我:
    (一位低年级的新老师):我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别人来理解我的观点,特别是如果他们更年长一些或他们已经在学校里待了很长时间。
    一些(老)教师会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年轻、热情或者缺乏经验的教师的威胁,而后者往往因为他们的创新和改革精神而表现出很自信。这些经验丰富的教师需要感觉到被重视和理解,而新来的教师则对他们的自尊心造成威胁,更重要的是威胁到了他们的地位。
    在20世纪40年代,马斯洛曾提出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现在仍然被普遍认同。他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如果你满足了基本需要,那么这一需要就不再起激励作用,动机的层次也提高了……
    运用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非常容易的评价自己的需要。如果自尊心很强,我们可能就会去积极追求更高的目标并取得成就。然而,要知道如何去应对同事的反映,我们就有必要想办法去弄清楚他们所处的需要层次,并且找出激励他们去实现个人目标的动力。然后,当你需要他们的帮助时,你可以用能够吸引他们的方式来提出自己的要求。通过让他们追求那些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成就,来使他们拥有良好的感觉……
    二十年前,经朋友介绍,阅读了马斯洛的有关文献。那时只是觉得需要层次理论很有趣,没想到运用在管理上。由于在学校做教导处工作,在安排一些教学工作时经常会遇到上述事情,于是产生再读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念头。
    一、马斯洛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之一,哲学博士、教授,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1967年的美国心理学会的年届主席。
    1934年,马斯洛完成了题为《关于猴群中支配地位的建立》的博士论文。在论文中,马斯洛认为支配似乎源于一种“内在自信心”或“优越感”,而不是通过肉体攻击取得的。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把有关支配研究推广到对人类支配问题的研究上来。
    主要著作有:《动机与人格》(1954年);《科学心理学》(1962年);《存在心理学探索》(1967年);《人性能达的境界》(逝世后被发表)。
    《动机与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是马斯洛学说的奠基作,主要围绕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来阐述其基本观点的。1954年首次出版,1957年出版第二版。中译本由许金声等人根据第二版译成,1987年11月由华夏出版社作为《二十世纪文库》第一版图书出版。
    《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他认为,人类价值体系中有两类似本能的需要:一是沿着生物系谱上升而逐渐变弱的本能需求,称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一是随生物的进化而逐渐显示出来的潜能,称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这两类需要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它们一个比一个层次更高。
    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马斯洛说:“在一切需要之中,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这意味着,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即一个人生活上的一切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很可能主要的动机就是生理的需要。……对于一个处于极端饥饿的人来说,除了食物,没有别的兴趣。就是做梦也梦见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写诗的愿望,获得一辆汽车的愿望,对美国历史的兴趣,对一双新鞋的需要,则统统被忘记或退居第二位。……但是,当一个人有了充足的面包,而且长期以来都填饱了肚子,这时,又会有什么愿望产生呢?这时,立即会出现另外的、更高级的需要。”
    2、安全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财产丧失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说:“如果生理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出现一组新的我们可以概称为安全的需要。……一个和平、安全、良好的社会,常常使得它的成员感到很安全,不会有野兽、极冷极热的温度及犯罪、袭击、谋杀、专制等的威胁。……我们可以看到表达安全需要的某些现象,比如,一般偏爱职位牢固有保护的工作,要求有积蓄,以及要求各种保险(医疗、牙科、失业、老年的保险)。追求安全的另一种情况是,人们总喜欢选择那些熟悉的而不是陌生的,已知的而不是未知的事情。有一种信仰或世界观,它趋向于要把世界上的人们组成一种令人满意的、和谐的、有意义的世界,这也是部分地受到安全需要的驱使。我们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总和看成安全需要的动机的一部分。”
    3、爱与归属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他说:“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满足了,就会产生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现在,个人强烈地感到缺乏朋友、情人或妻子、孩子,他渴望在团体中与同事之间有着深情的关系。他将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做出努力。”
    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他说:“社会上所有的人(病态者除外)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别人的高度评价,需要自尊自重、或为他人所尊重。……这种需要可以分成两类。第一,在面临的环境中,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和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第二,要求有名誉或威望、赏识、关心、重视或高度评价。”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需要。马洛斯说:“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我们把这种需要叫做自我实现。‘自我实现′这个词是库尔特.戈尔德斯泰因首创的。本文使用时有所限定。说到自我实现需要,就是指使他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说成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
马斯洛也探讨了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敬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
    1、这五个层次的先后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他说:“迄今为止,我们所认为的似乎这一层次是个固定顺序。但实际上它远非我们认为的那样刻板。确实多数人都把这些基本需要视为基本上遵循我们业已指出的那个顺序。然而却有许多例外。……有些人为了某种理想或价值,将牺牲一切,……有些人还能不惜个人巨大的牺牲而坚持真理。”
    2、一般地说,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3、他指出,“并不是说一个需要必须百分之百地得到满足,上层的需要才会出现。”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4、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会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高峰体验中主客体合一,既无我,也无他,也无物,对于对象的体验被幻化为整个世界。主体在这时最有信心,最能把握自己、支配世界,最能发挥全部智能。
    5、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四、马斯洛的“超越性需要”
    马斯洛在1968年再版的《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序言中写道:“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是向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发展的准备阶段。第四种心理学是超越个人的、超越人类的,它超越了人性、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我们需要某种‘大于我们的东西′作为我们敬畏和献身的对象。”(《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马斯洛在晚年还明确地提出了“超越性需要”(Metaneeds)的概念。他在去世的前一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人性所必须的是,当我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沿着归属需要(包括群体归属感、友爱、手足之情)、爱情与亲情的需要、取得成就带来尊严与自尊的需要、直到自我实现以及形成并表达我们独一无二的个性的需要这一阶梯上升。而再往上就是‘超越性需要′”(《洞察未来》,许金声译,改革出版社,1998年)。
    马斯洛指出,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与没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相比,其潜能的发挥更加充分,其自我实现的程度要更高一些,但是,马斯洛并没有提出自我实现之上还有更高的一个需要。

    五、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的心理行为模式
    (1)全面和准确地知觉现实。
    (2)接纳自然、自己与他人。
    (3)对人自发、坦率和真实。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5)具有超然于世和独处的需要。
    (6)具有自主性,在环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
    (8)具有难以形容的高峰体验。
    (9)对人充满爱心。
    (10)具有深厚的友情。
    (11)具备民主的精神。
    (12)区分手段与目的。
    (l3)富于创造性。
    (14)处事幽默、风趣。
    (15)反对盲目遵从。
    作为人本主义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研究。马斯洛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兴趣起始于大学时代对其两位导师即本尼迪克特和魏特海默的爱戴。他发现这两位导师的身体外貌、文化背景等很多方面都不相同,但有许多心理特征是相同的。他们的心理都很健康,在学术上都很有成就,其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按马斯洛的话来说就是达到了自我实现。马斯洛觉得从这两位导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心理行为模式或许可以作为一般人学习和追寻的样板。
在研究中,马斯洛发现真正达到自我实现的人,一般都处于中年或老年,年轻的人通常很难达到自我实现。这是因为年轻人还有许多较低层次的需要,如安全、爱、自尊等等还没有得到适当程度的满足,没有形成持久的价值观、智慧、意志力及稳定的爱情关系,也未明确选择自己要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不过,年轻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他们通过积极努力,是可以逐渐接近这一水平或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