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培育全民读书氛围促进民族发展
编辑/作者:杜建玉        发布时间:2009-02-09
  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儋州市第一中学 >> 教研动态 >> 学习交流  


    一周前,徐汇教院的张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业:到十二月底结束上海跟班学习前完成一个课题,并且一周内完成课题开题报告。可是我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仍然是脑袋空空,真狠自己平时没有多读书、多思考,找不到一点点头绪,总担心下周怎么面对张老师,越是这样心里越乱。虽然没有写出课题报告,但我还得去面对张老师。很幸运,今天上台交流开题报告的还不轮到我。今天交流的是其他一些省市到上海学习的校长和老师。让我吃惊的是,他们和我“同是天涯沦落人”。可怕的是他们好些人不但没有课题和开题报告,而且还理直气壮地谈了很多如做课题没有用处的话,找了很多如时间太短、资源不足等借口。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晚上上网时突然翻到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
    博士生不敢碰的课题,小学生敢碰
    一位带着9岁儿子来美国的父亲感叹,把儿子交给美国学校真是忧心忡忡,那是什么样的学校呀!课堂上随意得像自由讨论,可以放声大笑;老师和学生常常坐在地上没大没小;上学就像在玩游戏;每天下午3点就放学;还居然没有统一的教科书。
    他给老师看儿子在中国读的四年级的小学课本,老师告诉他,到六年级他的儿子都不用再学数学了。他当时就后悔了,把儿子带到美国耽误了学业。在中国,小学生的书包都是沉甸甸地透着知识的分量,再看儿子现在,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还高高兴兴地上学放学,一个学期眨眼就过去了。他不免心虚,问儿子,来美国上学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儿子回答:“自由。”
    再过一阵子,孩子放学后直奔图书馆,倒是常常背满满一袋书回来,可是没两天就还了。他又问,借这么多书干吗?儿子回答:“做作业。”然后,看到儿子在电脑上打出作业的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他惊得差点跌地,这都是什么题目?试问哪位在读博士生敢去做这么大的课题?他责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正色道:“老师说,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每个同学都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祖先生活国度的文章,还要根据地理、历史、人文,分析与美国的不同,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位父亲没有做声。
    过几天,他看到儿子的作业出来了,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整篇文章气势磅礴,有理有据,分章断节,特别是最后列出的一串参考书目,做父亲的大气不敢出,这种博士论文的气派,他是30岁过后才开始学到的。
    等到孩子六年级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他更是瞠目结舌,老师留给学生一连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简直像是国会议员候选人的前期训练:
    “你认为谁应该对这场战争负责?”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等。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脸上辣辣的。是什么导致如此大的反差?一个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学老师,一个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一方面觉得搞课题是如此的难甚至是不可能,一方面是觉得这是一种乐趣、学习,一次普通的作业。

    我突然想到我正在上海学习的读书活动课,每一次老师安排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给我们读,到特定时间后大家聚在一起,各自阐述自己的读书认识、见解,然后通过头脑风暴给彼此提问题,发表看法,一个小组十二个人的智慧碰撞不时擦出绚烂的火花。最后老师或老师指定某个学员做总结性发言。这是多么有意义、有效的读书活动课呀!此外,老师还要求我们写读书心得,还给我们讲了很好很好的读书策略和方法。我常想,要是我在小学、中学甚至大学时有类似的专门读书活动课该多好啊?

    让我们来看看美国是如何指导和要求小学生读书的:美国中小学最重要的两门课是语言和数学。如想获得语言考试的好成绩,必须有很强的阅读能力。美国教育专家认为,如果阅读跟不上,语言考试是很难过关的。因此,美国中小学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语言课一般不讲语法和语言理论,主要是阅读,分精读和泛读。精读课有些像我国学校的语文课,学生有统一的课本,由老师进行讲解,但主要不是讲字词句,而是着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对所学文章加以分析和评论,进行概括和复述。泛读课学生有较大自由,没有统一的课本,通常由老师提出一个书单,供学生选读,有时也指定若干本书为必读。美国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一课就有六七页。课文多是讲小孩子的故事,或是名人童年的故事,也有诗歌等。到四年级时就开始阅读中篇小说。纽约州规定,小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低年级可以读小人书,随着年级升高,读的书也随之加深。美国学生的阅读往往与写作联系在一起。一般说来,学生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读书报告。美国学生读书面很广,虽以文学书居多,但也涉猎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科技等书籍。美国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认为,阅读课至少可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一是词汇量;二是理解和概括能力;三是写作能力。美国中小学的阅读往往与写作密切相关。实际上,美国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掌握的是一种综合能力,这对他们今后工作很有帮助。美国人普遍善于讲话,会写文章,公关能力较强,都与大量的阅读有关。美国中小学的阅读往往与写作密切相关。如小学六年级的语言课,老师给学生出了个作业题《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留了一串思考题: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成功的事件?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态度?作业布置完后,学生们纷纷收集有关二战的图片、录像、书籍、报刊、缩微胶片、光盘等资料,如饥似渴地阅读、摘记、做卡片,并走访参加过二战的老兵和目击者。学生们不仅自己讨论,而且还请父母和邻居一起讨论。最后以详实生动的资料写出个人读书报告。不少孩子的报告都洋洋数万言,分出章节,附有图片,列出参考书目,俨然成了一本书。类似的作业题还有《我怎样看人类文化》、《美国的篮球运动》、《到太空去旅游》等,同时还可以自己选择研究题目。

    读完这里,我们就不难找到上面问题的答案了。读书,重视读书,营造读书氛围,有效指导学生从小开始读书才是问题的关键。

    中国人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对读书的认识都很深刻,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等等。美国仅用200多年的时间就已经成为世界头号发达国家,这绝对与其全民共同参与读书,从小培养读书习惯,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是有密切联系的。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我们如何弥补过去对读书做的不够的地方,全面提高全民素质,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呢?
1、   在全国中小学开设读书活动课。重点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在师范院校开设读书的方法与策略专业,培养专业老师。此外,要努力根除周末的补课行为,还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
2、   全体教师努力带头参与读书活动,勇于承担教育指导学生读书的重任,精心为学生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成为全面参与读书活动的排头兵。
3、   建设好地方、企业及学校的图书馆(室)。充分发挥现有图书馆(室)的作用,全面对中小学生和市民开放。
4、   从国家领导到企事业领导、公务员、明星等带头深入基层中小学、社区参加当地的读书活动。并且对参与时间做出硬性规定。
5、   成立全国性、地方性的指导全民读书的团体。鼓励大、中型企事业赞助。
6、   全国新闻媒体尽可能多地报道相关的读书活动,广泛宣传,正面引导。
7、   大城市定期组织农民工参加读书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读书的重要性。

    当读书成为我们全民族的习惯的时候,我们民族离强大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