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儋州市第一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教 学 工 作 计 划
发布时间:2011-08-09
  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儋州市第一中学 >> 教学管理 >> 教学档案  
                         高三政治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标准,以教学创新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为保证,群策群力抓高考,脚踏实地抓复习,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我加压、鼓足干劲、科学备考。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训练思维,增强高三政治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思想、知识、能力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基本情况
1、2012届文科七个班,总人数409人,其中艺术类考生23人。
2、任课教师4人(邱勇仕、陈燕梅、邱永威、王学丽),王学丽老师是第一年上高三外,其余均为上高三多年的教师。
三、总体思路
以新课改为背景,以新课程为标准,以新高考为方向,认真做好高考的复习教学工作。复习备考的总体思路:既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即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首先,抓基础,这是关键,夯实教材;然后,以现实或重人社会问题为素材设置情境,用学生掌握的主干知识进行分析: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冈为高考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精心研究,认真备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升学生的考试方法,训练学生的考试心理,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提升。
四、工作目标
1、通过对高一至高三思想政治课程的全面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水平;运用思想政治课突出的德育功能,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正确对待高三所面临的人生机遇与挑战。
2、狠抓“双基”,使学生落实《考试大纲》规定的每一个知识点;加强“三点”突破,扫清学生知识上的的死角;注重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从整体上构筑知识体系;适当结合时政知识和史地知识,使学生拓宽知识面。
3、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以下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五、高考复习策略:
(一)加强教学研究,把准高考方向和要求,这是实现成功教学的前提条件。
《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是政治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阅读,不断地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为此,我们要认真组织本组老师学习《课程标准》、《考试说明》。
研究高考政治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认真研究近三年年海南省的高考政治试卷,尤其是新课改省份的高考试卷,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调整相应的复习计划。广泛收集高考信息,使学生在初步了解政治科高考的题型设计,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评分说明的基础上,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合理筛选复习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大纲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但是,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宜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
(二)规范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环节
规范教学过程是成功教学实施的保证,优化教学环节是实施成功教学的关键。为此,我们根据政治科高考的特点和教学的一般规律来规范教学过程。
1、立足学科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抓住主干,抓纲织网。首先,在复习时要吃透课本概念、原理,瞬为高考政治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然后,在此基础上,注意抓纲织网,在脑f里构建“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结合,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复习备考时要紧扣考点,读目录,绘结构,抓主干。
2、精讲精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实践和创新能力,不仅是教学的一项任务,更是教学中应达到的重要目标。冈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学法的研究,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采取浓缩记忆,趣味记忆等方法,帮助其理解和掌握知识;精讲多练,不搞题海战术,认认真真地搞好每周一次的周练,和每两周一次的“限时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改、必评讲。通过讲练结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3、搞好分层教学,促进全面提高
针对不同类,诅的班级和学生,只有提出不同的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教学的目标。冈此,我们要求对薄弱学生,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配置双基训练,提高其基本技能:对一般的学生,侧重于知识的迁移和内在联系,提高其综合能力;对成绩优秀的的学生应积极防引导,并适当配置补充资料,以促进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
4、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工作
我校高三政治备课组的四位教师,其中三位老师有丰富的高三教学经验,特别是陈燕梅老师。但在教学中仍然要加强教教学研究工作,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
备课组活动要求:
1)每周二下午为集体备课时间。要求不缺席,不迟到。备课组各成员要按时参加科组、备课组各项活动。备课组活动的内容主要有集体备课,统一命题和阅卷,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相互间的听课和评课活动。
2)备课组各成员在集体备课方面应当做到“五个统一”,即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重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习题设计统一。每次备课活动要填写好备课记录。
3)集体备课采取中心发言人制度:即每次集体备课,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主讲,其余成员补充,围绕并落实“五个统一”。按照邱勇仕——陈燕梅——邱永威——王学丽的次序,轮流担任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按照组内安排的课题,吃透教材,参阅资料,设定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和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写出书面教案,制出课件。教案和课件经讨论修改后,在全组统一使用。
4)每个教师都应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各种途径收集新资料、新题目、新方法,加上自己的创新,形成教学资源,供全组共享。
5)抓好周考和月考命题:轮流组题,要求贴近高考,注意覆盖面,制卷规范、及时。阅卷:统一、及时阅卷,判分要体现导向作用,做必要的统计分析。讲评:讲考查范同,讲题目立意和能力要求,讲方法,分析得失原因和改进措施。
5、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夯实的基础知识,只是为分析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储备和必要手段,更重要的是用综合性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审题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1)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包括两审。一审设问的指向和要求,问题的答案蕴藏在提出的问题当中;一审材料提供的信息即抓住材料的“题眼”、“关键词”把握其中心主旨。
(2)解题能力培养。
平时练习注意揣摩各种题型的结构与解法。高考试题有两种题型:一是选择题;一是非选择题(主观题)。
第一,选择题的解法
选择题,一般以一个“专题”为切入点,设置多个问题,而且问题之间相互贯通;解题前后照应,基本方法——筛选法。步骤:首先排误即题肢本身错误(需扎实的基础)先排除:然后分析题干,比较正确的题肢哪一个最符合题干的主旨,然后选定。
第二,主题解法——分三步。
首先(一步),要求学生在材料中寻找答题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确定题目考查知识范围(大范同)。然后(二步),根据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和分析——从材料抽出书本中观点(小范围)。最后(三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体分析观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主观题答案要求:简洁、准确、灵活。
6、搞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
高考前进行心理辅导是相当必要的。克服考前和考场恐惧心理,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考场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把知识准备、物质准备、心理准备结合起来。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考场的基本知识,考场的基本经验,要告诉学生如何走进考场,如何面对第一份试卷,如何面对难题。特别是遇见从未谋面的材料和问题,应该如何处理。两军相遇,勇者胜,要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7、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高考不但考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也考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所以备考时二者兼顾。既要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又要注意学生心态的调整。学生考试后,仔细统计、分析,共性问题集体辅导,个性问题个别交流。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促膝谈心,让学生始终相信“我能行”,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一定能成功”。
8、关注新课程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考试命题的特点。
对新考纲要高度关注,把握考纲的变化和要求。如《考纲》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等;同时针对湖南地方特色,注意教材内容与我省政治、经济、文化等实际情况的联系。
9、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积极认真参加海南教培院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搞好信息交流活动,关注高考信息,洞察高考方向,吸收各方面的信息,及时把握高考的走向,以便指导自己的复习工作。
10、关注时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高考试题,往往以问题为中心,紧跟时代,关注热点、时政和生活,着重考查学生运肜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不同避热点,但义不赢接考热点,热点介入非常隐蔽。往往以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热点一定要熟悉——关心时事。然后,用热点材料创设情境,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在练习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各阶段具体复习计划:严密安排,三轮推进。第一轮:基础知识过关,做到以本为本,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以纲为纲,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将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烂熟于胸,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拟采用总----分----总的思路进行。即先总体构建知识体系,然后对考点进行高密度讲解,逐条分析,找到知识联系,最后在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严密知识网络,以知识带热点,强化理解记忆。第二轮:专题复习,以热点带知识,突出重点、难点、疑点的解决。强化主干知识,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着重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能力。第三轮:综合复习,选择典型热点进行经济、政治、哲学、文化方面的分析,强化记忆,培养应试能力、指导心理调节。    

第一阶段:(2011年8月——2012年3月15日)
2011年8月——2011年9月中旬,完成必修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
2011年9月下旬——2011年10月底,完成必修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
2011年11月初——2011年12月初完成必修文化生活第一轮复习。
2011年12月初——2012年3月初完成必修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
2012年3月初——2012年3月15日完成选修3第一轮复习。    
目标任务:夯实基础,循序渐进。通过本轮复习,使学生对“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内容,能准确、完整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全面掌握考点中的基本知识,达到能独立完成高考试题中的“基础”题。    
具体措施:    
(1)以教材为准绳,按照课、节、框复习,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巩固。    
(2)每节配置一套课时作业,每课进行一次单元检测,并做到认真督察。充分利用好纠错本。    
(3)加强互研、掌握信息,立足学生实际,把互研落到实处,在基础知识上,力争不留死角。    
具体方法:    
(1)读——细读教材。细读教材能帮助自己树立自信——我熟悉教材!    
现行高中政治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可读性强,通过细读,不放过一个知识点,力争能全面了解教材,不留遗漏。细读教材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能存在某个知识点可能不考的念头,更要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    
(2)记——熟记知识点。    
在熟读、细读教材的基础上,要认真记忆知识点。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要提高能力,先要搞好知识的储备,而对于学生来说,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记忆。    
记忆知识点时要遵循先宏观后微观,也即先体系后要点的逻辑顺序。如课题(明白本课要讲知识的总体范围)→节题(进一步明确该题下分几个节题来讲解,弄清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框题(明确本框题讲述的主要内容)→标题→具体知识点。这样,就从整体上构建成了知识网络,便于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简单地说,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你可以很便捷地从体系中提取所需,可以有效地避免“按题猜点”或“依点猜题”,从而提高准确率和效率。另外,记忆知识点时还要注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如,我们在记忆某个具体知识点时,要先把握其精神实质,就好比我们平时所说的——它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有目的地和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对接,从而达到知新而温故的和温故知新,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3)练——解决问题。    
读和记是为了练,可以说练是前者的目的。只有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才能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一般说来,第一轮复习的练习不宜过深过难,应以基础性练习最佳。因为:这轮练习要达成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巩固知识,二是纠正偏差或错误,三是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过难、过深,一旦超越现阶段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其危害是极大的。一是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二是可能会造成自信心伤害。   
第二阶段(2012年3月16日——2012年4月30日)  
第二阶段复习时间短暂,要突出知识的主干性和体系的建构性,注意思维的概括性与发散性。    
目标任务:知识梳理,深化网络。    
①针对学生第一轮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通过专题复习整理,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    
②指导学生对知识、原理的重新整合,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具体措施:    
(1)按各学科的知识体系,确定十六个专题,逐一进行知识梳理,进行复习。  
(2)就本专题高考复习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和总结,即进行知识链结。    
(3)就每一个专题,经过互研精心选择一套综合检测题,突出层次性和知识的网络性及能力的训练。    
具体方法:    
(1)归纳:    
在第一轮复习中,通过细读和记忆,我们对个体知识点有了较熟悉的记忆。但这仅局限在个点上,没有形成知识板块或没有建立知识体系,很难避免丢三落四毛病。在这轮复习中,我们要紧扣考纲坚决取舍,归纳考点中相似、相近或相关的知识点,构建知识小板块,继而构筑知识体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就好比抓葡萄。如果第一轮是拥有一粒一粒的单粒,而本轮就是要把这些单粒穿成串。归纳时一般注意两大环节。或是相关知识归类或是具体知识系统归类,教材的某个知识点在归纳时,一般要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顺序完整进行。    
(2)联系:这里的联系有三层含义:一是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二是政治学科内部的交叉联系,三是时政热点的联系。    
(3)提升:这里说的提升主要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提升。具体地说一是联系热点提升思维能力,这里不多言;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主要依托综合水平较高的练习来进行。    
对知识专题进行系统复习,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网络。在复习中,不仅要重视每一个单元、专题内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结合时政热点还要注重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之间的联系,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第三阶段:(2012年5月)  
目标任务:分析时政,提高能力。通过高考模拟试题,以考、讲、评、拔、补等形式,查漏补缺,攻克重点、难点、疑点,补救重点,弱点,强化基础知识,加强题型训练。    
具体措施:    
①精选时政材料,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框架,多角度、多层次掌握时政要点,做到课本的原理、观点与背景材料的有机结合。    
②加强调研,捕捉高考最新信息,及时传授学生。
    
③依据年级组安排,进行仿真模拟测试。

七、命题安排
1、周考命题安排
命题人 命题人 命题人
周考一 邱勇仕 周考五 邱勇仕 周考九 邱勇仕
周考二 陈燕梅 周考六 陈燕梅 周考十 陈燕梅
周考三 邱勇仕 周考七 邱勇仕 周考十一 邱勇仕
周考四 陈燕梅 周考八 陈燕梅 周考十二 陈燕梅


2、月考命题安排
命题人 命题人 命题人
月考一 陈燕梅 月考五 陈燕梅 月考九 陈燕梅
月考二 邱勇仕 月考六 邱勇仕 月考十 邱勇仕
月考三 陈燕梅 月考七 陈燕梅 月考十一 陈燕梅
月考四 邱勇仕 月考八 邱勇仕 月考十二 邱勇仕

八、复习总体进度安排:
年月 起止时问 工作内容 备注
2011-8月至8月24日 7月30日—8月3日 《国家与国际组织》专题五 新课讲授
4日—8日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二课、三课 第一轮复习
10日—14日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第一轮复习
15日—19日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一轮复习
20日—24日 复习《经济生活》前三单元;第一次月考 第一轮复习
2011年9月 1日—3目 《经济生活》第九课 第一轮复习
5日—l0日 《经济生活》第十、十一课 第一轮复习
12日—17日 《政治生活》第一课 第一轮复习
19日—24日 《政治生活》第二课 第一轮复习
26日一30日 第二次月考 第一轮复习
2011年10月 3日—8日 《政治生活》第三、四课 第一轮复习
10日—l5日 《政治生活》第五、六课 第一轮复习
17日—22日 《政治生活》第六、七课 第一轮复习
24日—29日 《政治生活》第八课第三次月考 第一轮复习
31日 试卷讲评 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
2011年11月 1日—5日 《政治生活》第九课 第一轮复习
7日—l2日 《文化生活》第一、二课 第一轮复习
14日—l9日 《文化生活》第三、四课 第一轮复习
21日—26日 《文化生活》第五、六课 第一轮复习
28日—30日 第四次月考 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
2011年l2月 1目—3日 《文化生活》第七课 第一轮复习
5目—l0日 《文化生活》第八、九课 第一轮复习
12日—l7目 《文化生活》第十课 第一轮复习
19日—24日 《哲学生活》第一、二课 第一轮复习
26日—31日 《哲学生活》第三、四课 第一轮复习
30日—31日 第五次月考 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
2012年元月 2日—7日 《哲学生活》第五课 第一轮复习
9日—l4日 《哲学生活》第人、七课 第一轮复习
16日—l8日 《哲学生活》第八课第八次月考 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
2012年2¨ 1日一4日 《哲学生活》第九课 第一轮复习
6日—11日 《哲学生活》第十、十一课 第一轮复习
13日—18日 《哲学生活》第十二课 第一轮复习
20日—25日 教材查漏补缺 第…•轮复习
27日—29口 第七次月考 第轮复)j
2012年3月 1日—3日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第二轮复习
5日一l0日 《经济生活》第二、三单元 第二轮复习
12日一l7日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第二轮复习
19日一24日 《政治生活》第二、三单元 第二轮复习
26日一31日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八次月考 第二轮复习
2012年4月 2日一7日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二轮复习
9日一l4日 《文化生活》第二、三单元 第二轮复习
16日一21日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哲学生活》第一单元 第二轮复习
23一28日 《哲学生活》第二、三单元 第二轮复习
26日一31日 《哲学生活》第四单元第八次月考 第二轮复习
30日 试卷讲评 第二轮复习
2012年5月 1日一5日 模块整合 每周一考
7日一l2日 模块整合 每周一考
14日—l9日 孰占专题 每周一考
21日—26日 问答题专题 每周一考
28日—31日 查漏补缺 每周一考
2012年6月 1日—6日 复习答疑